福建、潮汕、香港和星馬等地有所謂的蠔餅、蠔烙、蠔煎,
至於台式的蚵仔煎整體來看又不太一樣,起源是有這麼一說,
與鄭成功攻打荷蘭軍佔領台南時有關,所以來到安平古堡就該吃個蚵仔煎緬懷一下先人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福建、潮汕、香港和星馬等地有所謂的蠔餅、蠔烙、蠔煎,
至於台式的蚵仔煎整體來看又不太一樣,起源是有這麼一說,
與鄭成功攻打荷蘭軍佔領台南時有關,所以來到安平古堡就該吃個蚵仔煎緬懷一下先人。
一夜基隆的食事也差不多該做個收尾,孝三路巷子內的豬肝腸感覺有投我所好,
便興匆匆去買了一盒。晚上在廟口夜市完食六攤,三兄弟前的碳烤三明治正好打烊,
後來走路去買了崁仔頂魚市附近的三明治,距離倒不算遠。
自從獲得敵避防蚊液之後,就比較安心的噴噴抹抹才在台南覓食,
最近可能是天氣轉涼,登革熱疫情有稍微控制住了吧?
阿輝黑輪離市中心比較遠,下仁德交流道後就直接先開車過來解決今日第一餐,
沒想到下午兩三點客人還這麼多,喔是了...台式下午茶時間嘛~
J女跟我說湳(南)雅夜市她以前常過來逛,我則是從沒來過,
就連上一次到板橋都已經是幾年前的事,這天把事情處理完便提議過來吃東西,
因為我想吃那攤好味道臭豆腐,結果當天沒開...只好選了板橋小籠包來吃。
在孔廟附近購買了兩樣伴手禮(其實是自己吃),其一是之前曾路過多次的紫竹林雞腳凍,
雖說員林的雞腳凍有名,但彰化市這間也不賴,雞腳凍的作工品質不輸員林那幾家,
滷汁的口味香氣就看每個人喜好不同。
另一個是前陣子看到有在地人推薦的苔條花生,是當年因李登輝先生的讚賞與推薦而知名,
由原本的祝福餐廳改為專賣店,這個也不錯吃就是有點貴~
接續前回的華西街夜市B區,另外兩間老店是昶鴻麵點和阿義滷肉飯,
號稱都有府城味的血統,我向來愛台南小吃,昶鴻吃了一次覺得麵確實不錯,
但黑白切更是水準不俗,阿義則是覺得沒有很合胃口,還是比較喜歡台南當地的。
東三水街從市場到艋舺公園旁109巷有不少吃的東西,白天夜晚各有一番光景,
蘇家肉圓油粿在搬遷後的店面即在此處,是此地的老店之一,聽說不少名人常光顧。
對面轉角的三六粿店也同蘇家是一甲子以上的老字號,
若在這附近逛逛想要休憩一下,便可來喝碗傳統甜湯,夏天冰的冬天熱的~
這間汀洲路上離萬華很近的無名鹹粥放在我口袋裡數年之久,一直沒機會去動它,
因為以前只賣到中午左右,離我當時在台北的住處(雙城街附近)實在太遠,
這次趁來台北時過來吃早餐,才知去年底開始已經延長營業到晚上了。
東門圓環是古時諸羅城(嘉義市)東城門之處,
也是後來在北門與南門圓環拆除後僅存的,此處聚集了不少小吃。
中午吃完東門雞肉飯後走上幾步路,一眼望去瞧得蒸籠沿著圓環邊擺放曬太陽,
頗有趣的景觀,可能是一旁東門粿店的吧?
再往前走,阿麗雞肉飯尚在營業,不過這天就沒續攤了,來去買買包子水晶餃。
嘉義知名的飲品店源興御香屋,上一次來的時候因為附近停車位難找所以放棄,
這次下定決心要喝到,總算不負所望~(這時候要..握拳?)
休息至晚上的第一餐就到林聰明光華店吃吃,其實以前就有吃過公司開團購的宅配林聰明,
口味較油而甜味重,適度的吃上一些還ok,算是記錄兼回味,以後會吃的機會應不多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