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次造訪時因為社群動態的關係才無意得知不只一位朋友來過(還有吃過四次的),
並提到義籍Chef之前是侍酒師,選搭酒挺好,後來也跟老闆娘確認過此事,
而且提供的北義菜味濃,來此可詢問如何搭些酒,才會更好吃,
尤其喜歡這次所吃到夠味厚郁的Carbonara,搭配的義大利紅酒使味道變得均衡。
► 200X~2023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5間/月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在這次造訪時因為社群動態的關係才無意得知不只一位朋友來過(還有吃過四次的),
並提到義籍Chef之前是侍酒師,選搭酒挺好,後來也跟老闆娘確認過此事,
而且提供的北義菜味濃,來此可詢問如何搭些酒,才會更好吃,
尤其喜歡這次所吃到夠味厚郁的Carbonara,搭配的義大利紅酒使味道變得均衡。
來此當然要吃澳門式的葡萄牙菜,即葡國菜餐廳,澳門有很多家葡國菜都有必比登推介,
所以生意其實蠻好,如果沒訂位就要碰運氣,阿曼諾算是小店,
裏頭大概只能容納10多位客人(當天客滿且不少西方人),店主來自南葡萄牙,
所以聽到的說法是較正宗些,試了幾道~輪胎推的墨魚汁炒飯最為對胃,
炭火烤物雖說也算招牌,可惜只吃了一道排骨沒感覺出可稱作強項。
照片記錄:餐4,100/人+酒2,280/支。
相隔半年沒來,感覺hans這次從國外返回後做出了一些變化調整,
甜點外八道中有六道是之前沒吃過的菜,這點是挺開心,尤愛第三道的炭烤生蠔麵包,
羅勒醬厚重韻味與蠔的鮮美加乘互補,金目鯛切面如七分熟干貝的烤製呈現也很棒,
水管麵用墨西哥龍艾、蕃茄羅勒等sauce,營造一種酸性、木質調,雖然喜歡但份量頗少,
整體走向變得精簡,重油與味強的菜色也沒見到,怪不得愈吃愈餓🥺~~吃完"跳進嘴裡"才好一點。😅
照片記錄:人均2.3K。
二訪,訂了一塊1.4kg的佛羅倫斯丁骨,上桌時再燃起迷迭香,
裊裊之煙的儀式感,馬鈴薯泥弄得還挺好吃,不過這餐更喜歡鴨肝松露派,
這玩意兒還是別四人share😓..兩人一份剛剛好,
馬鈴薯麵疙瘩這道綠綠櫛瓜泥我愛,清甜中藏點鮮味,搭上煎過好好嚼的麵疙瘩,
倒是第一次在這點的煙花女沒人捧場,剛好不太對胃吧~~
照片記錄:餐1,500x10人+酒x3支 3,800。
一人餐館、每場次一桌的預約制家常菜,當天狀況可能不是最佳(店主太累了?),
從部分菜品的呈現可以感受出來,但調味還不錯,
八道菜每人平均份量不算太多,可能也是這個原因,澱粉配比偏高,
以朋友聚會輕鬆吃+輕鬆喝酒的角度,對比價格覺得ok囉~
改成"推薦菜單"後首訪,竟遇到目前為止最強大的一次,
感受Hans的持續進化,尤其這次的新菜澎湖野生貝類,
第二道就來個鮮美重擊,主菜普利亞炸彈以及結尾的Cannoli也都是驚喜。
有人說是新竹美食的餐廳代表之一,2019至今還算是蠻新的店,
料理之外的服務等一些小地方做得不錯,整體算是心安舒服(屬於人的方面有加分),
餐的部分大致不錯,細節上總覺得還缺一些,可能比較需要點對菜,
尤其主餐少了一點衝擊力稍微可惜,但是甜點的奶皮馬斯卡彭非常好吃。
照片記錄:人均2,900。
若說Pasti的料理風味雄渾跌宕,AB House所帶來的則是溫婉質樸的舒心感,
從起手式的鴨頸腸,味道緩緩增強且蘊含層次,酒便開始喝了起來,
鵪鶉燉飯米心頗為理想、肉身柔軟入味,爽口的豬肉凍別具匠心,
雜蕈燴雞翅適度爛嫩與香濃,以及吃了才發現值得一點的爐烤蔬菜(杏鮑菇相當肥厚又甜)。
照片記錄:人均約4,000。
法國羅亞爾河白蘆筍幼嫩纖維與甜美,搭上鹹香火腿和奶油雞汁、齒頰留香,
白龍蝦高湯宛如我工作日燒腦後的救贖,詢問外場得知此湯之大略做法,
運用兩次食材濃縮而成的扎實風味變得容易理解,煎鴨肝為本次稍微可惜的一點,
內外兩方的口感對比度不及上回經驗...雖說仍屬不錯的~
爐烤全橡子豬柳外酥裡嫩、sauce夾帶鋒芒,也是頗美味的一道主菜。
照片記錄:三人約4,200(開一支酒)。
才新開不久就變成預約(微)困難店,三人以內share剛好,可以多試幾道,
特色是用現磨台灣小麥自家製作而成的麵粉,麵體相對軟一點(也是蠻多人提及),
口味倒是不會太輕柔,適合佐酒也有搔到癢處,就還稍缺了些什麼的感覺..醬子,
可能需要再試一次?麵餃系列的餡料我喜歡。
照片記錄:兩人約3,200。
原梅帝騎主廚,麵點的sauce調味厚實帶層次,番茄與起司底都很ok,
喜歡麵餃的Q度、以及煎過有著微微焦香的麵疙瘩,牛肝菌香氣也很充足,
邊咀嚼邊覺得~嗯!這嚼感是心裡想要的啊~😛
除了龍蝦細麵整體比較不喜,其餘鹹食都不錯(甜點就尚可),
主菜豬五花是燉嫩後香煎的感覺?用略甜的紅酒sauce搭配,而薯塊酥酥也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