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記錄:藍莓乳酪豬排嫩蛋三明治180。
原以為是視覺性大於味道的文青早午餐,其實用心在食材的打理,應該是少見好吃的早餐店豬排?
生菜咬起來也很清脆舒服,用自家熬煮略酸甜的藍莓醬來搭,挺喜歡。
► 200X~2023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5間/月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照片記錄:藍莓乳酪豬排嫩蛋三明治180。
原以為是視覺性大於味道的文青早午餐,其實用心在食材的打理,應該是少見好吃的早餐店豬排?
生菜咬起來也很清脆舒服,用自家熬煮略酸甜的藍莓醬來搭,挺喜歡。
照片記錄:粉漿蛋餅、米粉羹、包子水煎包、綠豆湯..106元。
人生活到30歲後半,卻不曾一覽花東景觀,於是早早規劃好中秋連假的四天行,
害怕塞車,凌晨3:00出發,到了南澳已經早晨6點左右,下車吃個醒神早餐,
現煎的蛋餅、米粉羹,老闆會好心提醒路邊停車方式以避免被開單。
難得來基隆住一晚,隔天早上當然得吃些在地的早(午)餐,
便鎖定飯店附近的周家蔥油餅和林家豬腳,周家要外帶或者內用是排兩條隊伍,
內用速度會快上許多,上午九點這種時間不太可能不排隊吧,除非便是一早就來。
周末待在新竹的話,先前常去的一些早餐地點已經吃到有些厭倦了,
最近又重新開始覓食,東大陸橋下的時樂堂與民族路的姊妹小籠包,
是近期覺得還可再上門的,民生路則有一間美美早點,
曾經路過看空無一人走進去,老闆卻說要等半小時以上?查了下得要前一天用FB預訂。
近年台北販賣碳烤土司的店家愈來愈多,如果我年輕個10來歲比較會被吸引吧,
尤其現在總是一窩蜂的人潮,為了吃個吐司似乎也不太容易啊,
可蜜達是前陣子在某個有寫blog的朋友那看到的,
正好吃了點飯店早餐意思意思之後,就騎youbike前去看看。
以前提過桃園有很多家古早味的粉漿(麵糊)蛋餅,但很多(台北)人不曉得,
一直以為是中南部才常見(喔抱歉我忘了桃園相對天龍國來說,就是南部),
上次兩訪了桃鶯路的薄皮粉漿蛋餅,這次再約老友一起來吃吃另外兩家早餐。
有一陣子沒在台北吃早餐了,最近特別想吃傳統豆漿店,
口袋裡放有一些尚未踩點的名單,就順著路程吃了兩間,
靠近東門的青島豆漿一直以來富有盛名,當代藝術館旁邊的四海豆漿大王,
則看人說是30年老字號(?),我以為四海豆漿乃到處都有的,挺感意外。
前一天在北投天玥泉休息得太晚才準備吃晚餐,八點多走到蓬萊餐廳跟我說廚房在收了,
心已碎(排骨酥...),隔日一早還沒天亮就出門覓食,石牌實踐街這間早餐店,
從我五六年前住台北時就知道了,這次終於有機會過來,
而捷運站附近的石牌商城也有一間早餐老店,就一併吃吃看吧,生意也挺好的。
一陣子沒出現的早餐食記~
最近吃了兩攤飯糰,一攤在錦華市場北大路路口,生意莫名的好,
有次早上八點半左右過來就賣完了,這攤買過兩次。
另一家也是聽說賣了頗多年的攤子,在中山路和四維路路口旁(松園排骨前面),
某個周六早上心血來潮造訪,也是生意很好要稍微排隊的。
好一陣子沒有進展的日常早餐食記。
巨城旁中央路上的光復小籠包我曾路過幾次,因為周日休息,
也只剩周六早上有機會吃,實際上也不易吃的到,因為我不是在補眠就是往外縣市跑。
<本次食記以手機拍照>
因為對後火車站這邊比較不熟,所以就查了一下有什麼早餐好吃,
從大勇街走過來,經過新時代(以前的德安),立刻就想起了大學時代聚餐吃過的上閤屋,
這麼多年過去還存活著,讓我還蠻驚訝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