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進入三高的思考領域
► 200X~2023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5間/月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目前分類:江浙、上海菜 (55)
- Mar 23 Thu 2023 21:09
[食記] 台北-榮榮園~老菜之夜
- Mar 16 Thu 2023 21:55
[食記] 台北-福華 江南春
照片記錄:人均約1,400。
作為一間與我年齡相仿(不算特別老)的老店,是有所期待的,但這次用餐經驗實在不盡理想。
口感爽滑細嫩的肴(硝)肉、搭上鎮江醋和薑絲會是個好的開始,但雙拼的另一道若挑選錯誤可就慘了~!
- Feb 22 Wed 2023 21:04
[食記] 新店-姑蘇 藏書羊肉
照片記錄:兩人約1,200。
朋友半年前推薦過,說是覺得最像在內地吃到的口味,但路途遙遠天又熱,
直到最近才突然想試試,羊肉湯用大骨熬到乳白色,濃郁鹹度皆夠,
用價格較高的小羔羊,顯著反映在烤羊肉串的肉質,冰粉則是必須點阿~剛好解麻辣羊油的辣。
- Sep 06 Tue 2022 21:47
[食記] 台北-軒維小廚~獨自walk in
- May 23 Mon 2022 21:00
[食記] 台北-鄒記食舖 二訪
照片記錄:人均3~3.5K。
比初訪優秀,相同的菜色看起來一樣但有時吃了就不同,細節吧~
尤其麻婆煲和竹笙雞湯明顯更有滋味與層次,
最喜歡的手路依然是蔥油牛舌、黃豆元蹄、牛奶燉桃膠,
元蹄做得細緻化口且無肥膩殘存,可能是蹄膀界的優雅貴婦吧?😂
燉桃膠軟糯糯之中蘊含著甜蜜蜜,一不小心又吃了兩碗,很好的ending。
- Apr 30 Sat 2022 21:49
[食記] 台北-曉鹿鳴樓 v.s 腹響圓上海食府
照片記錄:曉鹿鳴樓人均1,300,腹響圓人均800。
曉鹿鳴樓的范添美主廚離開後,接手台大對面新餐廳腹響圓的主廚,
而曉鹿新主廚路凱源(原上海極品軒)聽說待有半年了,前陣子兩間都吃了一次,
單純PK招牌的東坡肉,范主廚版本相對味道更透一點、鹹度更高,
路路主廚的版本鹹甜濃厚平衡、同樣肥腴不膩,
就看喜好,我是偏愛路路版本,有朋友則喜歡范版本。
- Dec 16 Thu 2021 21:38
[食記] 台北-夜上海 二訪~蟹粉釀蟹蓋
- Oct 08 Fri 2021 22:17
[食記] 台北-鄒記食舖~不再是買水餃了
- Sep 05 Sun 2021 20:03
[食記] 台北-海派上海小吃
照片記錄:訂1,500/人。
這段期間可能因為疫情影響,70歲的周師傅跟我透漏有收店的打算,
這次很感謝我們訂了餐,海派的拿出威士忌招待(其實是想要有人陪他喝),
這餐最喜歡先預訂好的煙燻圓鱈,約兩斤半的生切片,現場熱燻20幾分鐘完成,
厚實水嫩、魚皮似焦未焦,再來就是燒鮑魚海參蹄筋這道,只能說.."爽",
蟹粥則是借鑒廣式粥糜的做法,不斷花功夫翻攪避免沾底燒焦,蟹膏風味都化在裏頭。
- Aug 20 Fri 2021 21:28
[食記] 台北-吃吃看小館
照片記錄:盆頭小菜數道+牛腱半筋半肉,約1,000。
"開開看"搬家不久後我曾造訪過一次,覺得變調,後來有沒有恢復就不曉得了,
這次造訪有因緣關係的"吃吃看",小菜點了烤麩、醃蜆、酸豇豆、鯗㸆肉、辣椒鑲肉..都還ok,
醬汁味兒還是"搬家前"的"開開看"層次夠強,鯗㸆肉很厚重的魚乾味,豬肉Q彈~味道有被壓制掉了,
是較為粗糙偏鹹的下飯菜,但是茄子弄得很好!又香又甜,沒有太糊爛、太油膩之感,
菜飯是我喜歡的做法,融入菜的甘甜,飯倒還不算濕糊,但口感仍不及收掉的上海隆記。
- May 09 Sun 2021 22:05
[食記] 台北-軒維小廚 新傳菜
聽友人說軒維小廚以前叫做四五六上海菜館(已有些年代之前),後來易主叫做東雅,
經由老闆娘之口,表示已和從前並無關聯,總之現址也經營相當久了,
我一直想來探店,是我名單中的老餐廳系列,所以這次與會者的年齡層偏高(大多40up😂),
原本電話點菜時感覺老闆聲音懶洋洋的,隨著菜點下去,他的精神也隨之到來(?),
料理的確很具水準,難得一見的夾沙肉(甜燒白)也能夠在這裡吃到,
不過飯後覺得軒維不適合人太多(也許6~8人以下),菜也不能點太多,
- Apr 28 Wed 2021 21:31
[食記] 台北-鄒記食舖~的水餃
照片記錄:一包50顆1,000元。
雖然獲得鄒記桌菜的名額,但也是Q4的事了(遠目),好心人幫忙訂了它的薺菜水餃,
取貨那天裡頭兩桌正在午餐,有點安靜😆,來吃吃看這水餃界的LV,
鄒記的水餃大顆扎實,薺菜肉餡沒有多餘重手的調味,吃菜肉樸實香氣,
看到朋友沾伊利xx的辣醬來吃,正好我冰箱也有兩罐,
依樣畫葫蘆一番,後來發覺~~還是沾白曝油比較搭啦。
- Apr 25 Sun 2021 22:01
[食記] 永和-馮記上海小館~5月底即將結束
因為收到馮記即將在5月底結束營業的消息(暫定),
熟識馮師傅的友人特地安排一桌好菜,要趁著老店最後的時光,一起來嚐嚐,
由於永和是我較少踏及之處,這家第一次上門,對於濃油赤醬的系列菜都覺得很滿意,
許願的"素黃雀"也出現了~挺喜歡這道老菜,覺得自己真是有口福。
- Apr 17 Sat 2021 10:23
[食記] 台北-康記老麵上海包子
照片記錄:鮮肉包、青江菜包,15/個。
據說是康樂意本家出來開的,舊的被大哥接回去經營,
人在附近路過就來買幾顆吃吃看,水氣多寡與氣孔的拿捏很好,
質地屬於細綿帶Q(不會太過筋性),嚼起來很舒服,
青江菜餡鹹鮮香氣、恰好的油潤,這大概是我唯一喜歡的青江菜做法了,
鮮肉包也不遑多讓,相當多汁且不油膩,相對略偏鹹的醬味與肉香交融,
- Apr 09 Fri 2021 22:17
[食記] 台北-小趙私廚 (趙記美味小館)
偶然得知這位做菜資歷40年的小趙,習藝江浙菜系與川菜為主,
事先與他協商安排了菜色,其手藝果然沒讓人失望,友人說超越當年美味小館的時期,
開頭才吃沒多久,就在詢問醬鴨還有沒剩餘可以打包,幾位朋友則也表示口味正宗,
功力扎實不遜於現今許多所謂的熱門私廚,某些還不一定能吃到的那種(如鄒、喜..),
這餐人均1,200也是沒話說了!才吃到一半原班人馬直接訂了五六月再訪。
- Mar 26 Fri 2021 21:39
[食記] 板橋-豐華小館
- Feb 07 Sun 2021 21:45
[食記] 台北-葉公館滬菜
照片記錄:油爆蝦、醉雞、無錫排骨、干燒鱈魚..結帳約2,500。
葉公館營業已數年,原給人感覺較像是創意型的上海菜館,
而近期造訪才發覺並非那種加入了一些"莫名創意"的菜式,
或者可稱作更精細一點的走向,而經典的上海紅燒肉竟是隱藏菜,
必須得先預訂,只好改點招牌之一的無錫醬排骨,蠻出色的口味,
汁濃色深、醬香味兒似是自成一格,雖不到唇齒一抿即化卻也相差不遠,
- Jul 19 Sun 2020 22:02
[食記] 台北-夜上海~喜歡它的氛圍
- May 20 Wed 2020 21:16
[市場食記] 台北信義-老上海包子
- May 10 Sun 2020 13:06
[小聚食記] 台北中山-晶華蘭亭~美味東坡肉
和這裡沒有美食、娜姐Foodelicious兩位相約在晶華酒店21F的蘭亭來個小聚餐,
包括LuLu此行一共6人,蘭亭是供酒店會員用餐的club餐廳,
非會員似乎可條件性訂位,有部分菜色是從舊晶華軒移植上來(晶華軒已改為純粵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