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記錄:蛋沙拉麵包、肉醬味噌咖哩飯、咖啡檸檬蘇打、靜岡抹茶歐蕾,共650。
其實就是為了蛋沙拉麵包而來,烤得很酥,沙拉餡堆得跟小山一樣、扎扎實實,
原來是一款設計給~鼻子嘴巴一起吃的蛋沙拉麵包啊..
乾咖哩則尚可(陳耀訓附近的CURRY STAND 1983不錯)。
著重在於記錄分享,並藉此增廣見聞與自我提升。
► 食記為當餐的心得經驗,不同時間造訪,感受好壞有可能不盡相同,因此簡單參考即可。
► blog底部記錄了我的google台灣美食地圖,目前標註約1,600間小吃/餐廳。
照片記錄:蛋沙拉麵包、肉醬味噌咖哩飯、咖啡檸檬蘇打、靜岡抹茶歐蕾,共650。
其實就是為了蛋沙拉麵包而來,烤得很酥,沙拉餡堆得跟小山一樣、扎扎實實,
原來是一款設計給~鼻子嘴巴一起吃的蛋沙拉麵包啊..
乾咖哩則尚可(陳耀訓附近的CURRY STAND 1983不錯)。
照片記錄:耶加雪菲 草莓180、Old Fashioned 380、布列塔尼酥餅80。
路過搜尋一下Google map後就進來休息的店,店主感覺很隨性,
我也索性不拿相機了,用S20+拍幾張紀錄,手沖咖啡好喝,
奶油酥餅也不錯吃,喝完咖啡休息一下..想說不如喝杯酒?
調酒手法專業,這杯Old Fashioned落肚後,不禁詢問,
這裡到底是咖啡店還是酒吧呀?店主說來這裡的客人,喝酒、喝咖啡,五五波吧~
照片記錄:肉桂捲110、拿鐵65。
京站旁的熱門咖啡廳,可先訂位+預訂肉桂捲,
味道頗濃~挺不錯、核桃香脆,整體與fly's kitchen相像的路線,
只是印象中口味沒到那麼"沖腦",除了店內狹小了點,感覺還不錯!
尤其適合在後站附近吃完美食後(元味料理?),來這兒吃甜食續攤。
照片記錄:總匯三明治套餐230。
30年老店,客人群年齡層偏高~
來份總匯三明治,不走豐富的配料,就是把食材打理得味好乾淨,
以及那熟悉的美乃滋,再加上烤得香香酥酥的吐司,可謂簡單、美味!
選了單品咖啡曼巴,並非厲害的咖啡,但也頗為香醇少有餘苦。
照片記錄:黑松露燉豬頰650、佛手柑舒芙蕾260、英式燉奶茶160。
因"中指蕭"引發打卡潮的店,容易不小心把店名唸反(LDS喇低賽?),
午後來此小憩一番,點了份鹹食燉豬頰,包括豬舌與頰肉兩部位,
特色是採用了樹豆燉煮的奶醬,可惜豬肉的品質需多加留意,總覺得沒有點對菜,
舒芙蕾則是流心路線(糖粉對我而言多餘了),淡淡柑橘香氣,甜點相對是比較ok。
照片記錄:芋頭奶綠千層240+黑咖啡100。
特地來吃千層蛋糕,果然不錯,一"食"性起打算加點下午茶菜單的法式布里歐吐司,
店員說沒賣了喔,罷了~就吃蛋糕,芋頭比蛋糕還多,似乎不太平衡?其實還好,
千層蛋糕體質地柔滑有彈度,奶油夾層柔和不膩,芋頭餡以軟泥和鬆軟小塊呈現,
扎實而不厚重,並帶有淡淡茶香,甜度再高一點點會更喜歡。
之前看到有肉桂捲狂熱份子列了在台北可一嚐的名單,Fly’s一直以來都很有人氣,
但每日限量供應並不容易吃到,我都是適逢其會,且上個月才吃了也在名單裡的Heritage,
雖同樣是限量但不像Fly’s這麼難買,因為本人很懶就兩家店放在一起記錄。
午後打算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,國父紀念館鄰近的咖啡廳不少,
但要沒客滿的店,就得碰碰運氣,剛好street churros還有位子,
這間是從韓國進駐台灣已經一段時日的吉拿棒(圈)專賣店,
較少去關注這類像是網美系會喜歡的店,但其實還不錯吃。
國人對日式飲食文化接受度蠻高的,近幾年日本餐飲品牌纷至沓来,
客美多去年進軍台北,已經開了幾間分店,雖然我很少去連鎖品牌餐廳,
不過客美多有所謂的點飲料送早餐(名古屋咖啡廳早餐文化),感覺有趣便一早就進來坐。
這間日式老宅咖啡店是在吃完朋友開的大好火鍋後順道徒步前往,
四周住宅圍繞,蠻清幽的,通常來到咖啡店就要拍幾張照表示自己很文青(喂~),
不過能否令人感到舒適放鬆當然也是重點,我則更在意飲品好不好喝、糕點好不好吃。
與朋友相約到捷運松江南京附近的里山咖啡坐坐,對這店名是有點好奇,
原以為是用某座山來命名(除了阿里山我也想不到還有哪座"里山"?),
查了才曉得是來自於"里山倡議",近似人與大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概念,
所以里山咖啡是想將里山精神帶進都市中,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。
距離上次來宜蘭也已過了一年半之久,今年九月十月白天氣溫還是常常超過30度,
也就只好藉著出遊來看看有啥冰店可吃了,小林冰堂是營業才半年多的店,
在羅東林場旁邊,逛逛景點之後來這休息剛剛好。
師大旁的巷子裡有一間蠻特別的「共同工作空間」,主要是提供一個半開放的工作平台,
並結合了咖啡館,能讓不同領域的人有機會交流,並非喧鬧型的咖啡館。
我的工作性質和這類型態其實扯不上什麼關係,不會在外面辦公,
純粹獨自在外時想找個地方小憩,喝飲料吃點心、看看手機,所以就過來這邊混一下。
記得幾年前捷運中山站附近的米朗琪生意很好,聽說都要排隊等超過一小時,
雖然當時住在附近,也對它聽說很強的鬆餅感到好奇,但是一想到要等很久就算了~
這天下午純粹是來逛信義新光,到A11館B1發現原來這邊也有一間分店,
嗯~因為我對甜食比較沒這麼熱衷,查了才知道已經開兩年多了,
既然這樣巧的遇到,而且看起來人不多,或許這就是一種緣份?就去抽號碼牌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