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記錄:沙公雙人套餐2,280+加點約1,000。
可惜晚上8點已沒有沙母,剩一隻沙公點起來,整體食材vs價格不會有意見,
特色火鍋料還不錯,尤其兩款雲吞扎實好吃,鍋底用大量花甲再加蟹下去煮過,
涮肉或涮蔬菜別有風味,最後外帶湯底回家又可再煮一頓。
► 200X~2023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5間/月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照片記錄:沙公雙人套餐2,280+加點約1,000。
可惜晚上8點已沒有沙母,剩一隻沙公點起來,整體食材vs價格不會有意見,
特色火鍋料還不錯,尤其兩款雲吞扎實好吃,鍋底用大量花甲再加蟹下去煮過,
涮肉或涮蔬菜別有風味,最後外帶湯底回家又可再煮一頓。
照片記錄:特優頂級牛肉3盤份900、牛心250、酸菜牛雜300。
一直沒有吃過阿裕,全新的崑崙店開張後吸引大量人潮,
平日中午登記名字大約要等半小時,特優頂級牛點三盤可吃到搭配好的三種部位,
湯頭真的很好喝,加上涮過後充滿牛味的甘甜,不過肉本身倒沒有想像中甜美,
後來想想,也許是牛肉湯也吃過不少了,難免期待值會高一點,
畢竟某方面來說,阿裕太知名了,其實是好吃沒問題、但無驚喜就是了,
照片記錄:鍋底280+三隻小豬370+特色菜+啤酒...約1,500。
獨自來吃鍋,菜單和以前在網路看過他人的分享已大不相同,
肉料理特色菜的味道不錯,可惜還不夠給人強烈印象,
很少在講C/P,但這餐真覺得C/P不高(我個人的P: Performance=份量&味道),
火鍋肉質也尚可,或許適合人多來吃,大家share一下點起菜來會更優。
與朋友在信義威秀看完電影,突然想起博多華味鳥在這裡開了分店,
應該也有一段時日了,Neo19一樓,剛好就在鳥喜的隔壁,
鳥喜開幕時吃過一次覺得很不穩,現在不知有沒有好些?邊想著走進了隔壁的華味鳥。
今年日本和牛開放進口之後不少餐廳開始紛紛引進,近期最常見的便是宮崎牛,
聽聞是因為日本國內頂級和牛也呈現供不應求,而宮崎縣是目前主要調配銷售至台灣的貨源,
台中的暮藏和牛觀望過一陣子,正好最近天氣轉冷加上日本和牛開賣,想必來這吃鍋很適宜。
幾年前吃過一次少年街的老店薑母雞,當時就覺得是可以再來的店,
只是近年跑外縣市居多...,正好這幾天的氣溫很適合吃鍋,
在公司辦完事5點半準時下班後直奔少年街,發現店面似乎變大了,招牌也變得明亮。
最近天氣逐漸轉涼,想說就近看看有無什麼鍋物可吃,之前去過的經國路牛之屋,
對面開了一間胡椒豬肚雞鍋,在外頭來說豬肚雞鍋還是相對比較少的,
就上門試試,訂位時特別表示用餐時間限100分鐘。
就像桃園的滇緬菜、台北的江浙菜,台南小吃則是深受廣東汕頭人的影響,
除了早期安平汕頭的來往船班造就了移民,數十年前國軍來台也使得一批汕頭人留居,
到了現今台南的汕頭沙茶爐選擇還不少,這天晚上便來試試松大。
個人吃飯向來較為隨心所欲,少會為了新營運的店家特地造訪,
下午才在信義威秀看完"我的少女時代",哭得唏哩嘩啦(不是我),
因為對這海底撈蠻有興趣,反正就在旁邊ATT 4 fun便過來看看,
16:30領號碼牌時告知要等四個小時...還好不是排隊否則就再連絡了,
趁這時間下樓逛逛,19:00上樓看一下發現已經快到號了,還好還好~
去年這一鍋竹北店開幕以後,就有聽朋友去吃過,價位中上。
桃園中壢的分店開了比較久,而二月份則是桃園大興西路的分店開幕,
所以就成了這次家庭聚餐的地點,個人覺得整體C/P值中間,
鍋底雖沒特別亮眼,但食材大多ok,服務還不錯。
在新竹的生活也過了三年左右,一直聽說這間靠近中央市場旁的汕頭火鍋是必吃,
這次挑個周末中午剛開店就進來品嚐,但老實講...不盡理想耶...
我常常說,平常心阿平常心~其實我今天真的很平常心,
但食物的表現,我感覺真的還好而已,就是還ok,吃完不會特地想再來吃就是了~
最近天氣又冷了起來,來分享一下最近吃的兩間"鍋"。
很有趣的是,一間吃完讓我會想再訪,可以列入新竹不錯吃的店家,
另一間吃完則是會覺得...新竹的飲食常常被批C/P值...
好吃度不錯、尚可,但是價錢超出所值的店,在新竹屢見不鮮。
<本食記為手機隨性拍照>
年初時吃了兩家竹北的火鍋店,這兩家都頗有名氣,吃起來也都不錯,
正好也快進入秋天,Maybe再過一陣子又要到了火鍋季節,所以補上一下食記~
百花窯是三個人去吃的,大約2,000元左右,岩漿火鍋兩個人去吃則是接近2,5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