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鐵站旁和逸內的中餐廳,以我多年北桃竹往返的經驗,這個價位對桃園來說是頂級的了,
仔細一看,單價與台北的高級粵菜餐廳也有得拚,當天中午除了我們之外也只有兩桌而已,
實屬意料中的空蕩~但環境打理不錯,外場表現仍不夠合襯、而且上菜太過趕場,是比較可惜的兩點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IG或標在地圖。
► 200X~2022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0間/月。
高鐵站旁和逸內的中餐廳,以我多年北桃竹往返的經驗,這個價位對桃園來說是頂級的了,
仔細一看,單價與台北的高級粵菜餐廳也有得拚,當天中午除了我們之外也只有兩桌而已,
實屬意料中的空蕩~但環境打理不錯,外場表現仍不夠合襯、而且上菜太過趕場,是比較可惜的兩點。
照片記錄:人均2,700(美饌卡折扣)。
最近一次的請客樓大家吃得"驚呼連連",不是不好,而是表現得太好...😲
光是所有的前菜,水準和一月那次相比就像是不同的店,簡單而言、更加精緻,
在於入口的口感與味道細節上,尤其焦糖烏魚子與香酥小鯽魚這兩道落差最大,真的很不錯!
除了一些"老點",這次安排較多酌酒熱炒,紅糟軟絲依然為我的最佳選擇,
豆酥蒸智利海鱸魚(即圓鱈)仍然安穩表現,蘋果木煙燻牛肋排亦是在這裡吃過最好的一次了
(曾有過柴的情況,本次全無),蛤蜊絲瓜排肥美鮮甜,最後值得一提是砂鍋一品雞,
加豆腐白菜二度回燒後,湯的濃度居然沒有下降?🤔
後來聽到一些與人事相關的說法,似乎間接影響到近期整體的菜餚水準了,
希望下次八月來訪時能有同樣的體驗...!
多虧好心人協商了稍做變化的套餐,裡頭囊括了一些隱藏菜色,
好心人之前吃過覺得量多,便建議兩人分食再加點其他,
這次意外發現酌酒熱炒類原來都不錯,之前最愛紅糟軟絲,其他幾道看來也可點選。
套餐內的前菜如素鵝尾巴容易失溫,不過加點的就亦如往常水準,
包廂低消較去年提高(最少30K),感到欣慰的是,這次的服務人員更優質。
臨時起意撥了電話給一直想吃的川揚郁坊小館,外帶幾道菜回家(偽年菜的概念~),
樟茶鴨、肴豬腳、拌菜心、維揚干絲、雪菜百頁、清炒豆苗、川丸子湯,
這家還有部分招牌菜色是屬於需提前預訂,其實需預訂的菜色比較吸引人,
可是份量都挺大,最好還是人夠多時到館子裡吃~然後先預訂。
一直沒有造訪過請客樓,自拿到二星後就找了時間安排來試試,
目前的訂位模式和某些熱門餐廳相同,到了月初即可預訂後面單月的日期,
請客樓主打"川揚"料理、蘇杭麵點等,但不侷限於這些菜色,整體是蠻多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