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新聞報導北方菜天廚受到疫情影響打算結束營業,
後來因為不少多年常客的強烈要求,所以決定繼續撐下去,
近幾個月已經有數家老餐廳結束或暫停營業了,心想一直沒吃過天廚,
萬一突然結束營業多少會有點遺憾,就趕忙約了母親節帶長輩來用餐。
著重在於記錄分享,並藉此增廣見聞與自我提升。
► 食記為當餐的心得經驗,不同時間造訪,感受好壞有可能不盡相同,因此簡單參考即可。
► blog底部記錄了我的google台灣美食地圖,目前標註約1,600間小吃/餐廳。
前陣子新聞報導北方菜天廚受到疫情影響打算結束營業,
後來因為不少多年常客的強烈要求,所以決定繼續撐下去,
近幾個月已經有數家老餐廳結束或暫停營業了,心想一直沒吃過天廚,
萬一突然結束營業多少會有點遺憾,就趕忙約了母親節帶長輩來用餐。
後山埤站旁的珍好鍋貼,是之前逛黃社長的地雷週記網誌裡無意中看到,
雖然大多時候參考餐廳評比(或者過過乾癮),但其實裡頭也記錄了很多小吃,
而且難得看到蠻高的評價,中午表定營業到1點半,可是1點左右鍋貼就已賣完。
追蹤的IG裡一位美食前輩po過不只一次興隆路的無名徐州烙餅和饊子,
讓我有點心癢,就定好周六一早急行軍到文山,饊子是一種油炸的回族點心,
我以前也是有吃過,不過現今台灣應該算是少見吧,南崁某間新疆麵食也有賣饊子,
但質地看上去不同、會加進湯麵裡吃,改天再去探探好了。
趁端午連假來到睽違許久的基隆,這次計畫先在基隆吃吃東西住一晚,
隔天從東北角濱海前往宜蘭,算是很健康的踩景點之旅,
來到基隆已經接近中午,原本預計先到安一五郎吃海鮮,
結果端午節店休~有些失算,只好另外找食物果腹~
這天又到湳雅街附近覓食,享喫就來是一間眷村外省味的麵食餐館,
飯後聽老闆(老伯)說他是河南人,應該就是早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,
自製道地的傳統道口燒雞、醬鴨,整體覺得是會願意再來吃的小店。
眷村麵食在新竹是十分常見的,查看資料是寫說以前新竹市的眷村就多達47個,
甚至後來還蓋了眷村博物館(從來沒進去過),最近發現一家新竹州廳附近的麵店,
招牌是寫著活泉牛肉拉麵,google則是張春蘭活泉麵店,就進去吃吃看吧。
上次聽聞北投品樂廚房的韭菜盒子不錯,就默默的記下了,
想說與前陣子去吃的江蘇菜盒店比較一番,但其實以上次在江蘇菜盒店的經驗,
我特別喜歡的是酸菜盒子與現做的豬肉餡餅,韭菜盒子雖不錯但印象不算太深。
近年除了往宜蘭時會路過新店文山這塊區域,其他時間大概也少有機會過來,
以前當兵時的營區在景美夜市附近,所以那邊是比較有記憶點的,
心裡倒是有計畫幾時去烏來時,可順便新店吃吃東西,或是碧潭走走。
王德福滷擔,很特別的店名,得知原來是wonderful的諧音,有創意~
晨間的安和路、通化夜市附近也有不錯的傳統點心,作為早餐下午茶都合適,
王記豆腐捲和老張炭烤燒餅就在同一條小巷子,相隔幾步路,
擔心燒餅太大那就買鹹酥餅、豆沙餅,而豆腐捲則是小巧一份,吃巧不吃飽。
下班時常走寶山路,平常晚上外食偏向回家時能夠順路買一買就好,
偶爾想不到要吃什麼就會買下山時的老雲記水餃+小菜,吃沒幾次,感覺還ok吧~
這天中午兩個人都休假,又沒有特別訂位什麼餐廳,就乾脆過來吃個飯。
<本次食記以手機拍照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