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中秋花東行程排得稍微匆忙了,為了怕回程塞車,
規劃好Day 3下午就先往南從屏東繞回台中,心裡念著的AKAME訂不到位,
改往萬巒豬腳一條街吃晚餐,以前吃過海鴻和林家,都是宅配,
難得途經屏東就試試萬泰豬腳好了,萬泰名氣相對小,但相當合我心意。
► 文章底部放了我的google地圖連結(現標註約1,600間),新的一年持續更新,
有些不一定會發食記,但可能會標在地圖內。
► My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hudadai/ -->志同道合者來此交流
今年的中秋花東行程排得稍微匆忙了,為了怕回程塞車,
規劃好Day 3下午就先往南從屏東繞回台中,心裡念著的AKAME訂不到位,
改往萬巒豬腳一條街吃晚餐,以前吃過海鴻和林家,都是宅配,
難得途經屏東就試試萬泰豬腳好了,萬泰名氣相對小,但相當合我心意。
照片記錄:腿庫飯(小)60元。
現在賣腿庫飯的店似乎愈來愈少見,而且要好吃可能又更難了,
懷念這種拿著剪刀,把大圈蹄膀剪成小塊皮肉、鋪在飯上的療癒動作,
蹄膀滷得入味、油質化開,沒有肥膩腥騷,古早味的醬油糖滷汁澆下去,太下飯了!
連滷蛋都好吃(蛋黃不乾澀),這家到底是不是開很久了?有讓我找回懷念的感覺。
在周家蔥油餅開了胃,走到附近巷內的林家續攤,這間與夜市的紀家豬腳有些淵源,
上午10點半才剛開店不久,尚無什麼客人上門~氛圍顯得悠閒,
但聽聞很早就會賣完收店,可能到了中午人就會很多了吧,
清燉原汁豬腳在北部還是相對少見的,而我也只吃過台北慈聖宮的許仔豬腳、
以及新竹北門街的老黃,老黃至少買過10多次,正好可以小小比較,
至於許仔記憶實在有點久遠,也許哪天可再去回味一下。
帶朋友在台北簡單一天的吃吃喝喝行程之後,晚上提議來三重的33年知高飯作為最後一攤,
從我以前住圓山附近時就知道有這麼一家老店,只不過相隔一座橋也沒多遠,
卻硬是沒來吃過,同樣在三重的五燈獎以及今大,倒是很久前就造訪過。
錦州街是我當年住台北經常覓食的地方,一來離住處近,二來這條街上吃的多,
金香豬腳涼麵應該是近年才營業的,其實不太清楚是否為老店新開,
他家的豬腳雖然稍缺些沉沉的老滷滋味,但也不像坊間新店那般欠缺火候。
每次一寫到彰化,常看我格的朋友大概知道又要出現爌肉飯了,
不光是個人偏見,許多人都知道彰化爌肉的魅力,這只有在吃過之後才能體會,
傍晚開始一連串的ubike覓食,多動才能多吃,自我催眠一下~
每每到彰化必定要吃的便是爌肉飯,尤其心目中有幾間其美味令人記憶猶新,
最近才偶然發現,作家舒國治曾將彰化譽為有全台最好小吃的所在,
稱爌肉飯為彰化的「市吃」,隨時可吃、隨處可吃,
焦桐也曾說爌肉飯是彰化尚好呷,我想許多吃過的朋友應該很同意的。
當日早上才從彰化吃完阿謀(好吃),怎料來到台中晚上,
肚子又蠢蠢欲動想吃爌肉飯,本來鎖定的是二林老豬哥,從台中車站前直接ubike出發,
騎了快五公里飢寒交加結果店沒開,只好轉戰附近不算太遠的夜間部。
這間鄭記豬腳很多年前有聽過,嗜食豬腳的三高我當年也吃過幾間台北知名的專門店,
便是各有特色吧!而鄭記相較於專門店,比較像是簡易版的飯食老店,
民國42年創立至今也有60年,早年是從小攤子賣滷豬腳做起的。
彰化兩天一夜,第一天晚上當然得吃一碗爌肉飯,隔天中午再吃一碗,
話說彰化還不少長者喜歡端著爌肉飯在店內扒著吃...
(有個笑話這樣說,這些愛吃爌肉飯的老人家,在店內每年看都會少一個~)
5月底的晚上還慶幸著天氣不悶熱,騎著ubike穿梭街道很是舒服,
隔天才騎半小時就見識到梅雨季的威力,只能一邊避雨一邊吃著爌肉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