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友人關照之下來試幾道+小酌的續攤場,說是備料與細節處理由日籍師傅在做,
水準出乎意料不錯而且料理均價不高,可能主要也是靠酒,可惜環境頗吵鬧😯,
有些菜時間晚就沒了,之後會想再約一場,補上有些想吃卻沒吃到的。
► 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IG或標在地圖。
► 200X~2022持續探店,頻率: 10~20間/月。
在友人關照之下來試幾道+小酌的續攤場,說是備料與細節處理由日籍師傅在做,
水準出乎意料不錯而且料理均價不高,可能主要也是靠酒,可惜環境頗吵鬧😯,
有些菜時間晚就沒了,之後會想再約一場,補上有些想吃卻沒吃到的。
照片記錄:4人約6,600。
小巷子內來自靜岡日本人開的店,座位間距非常小,其菜餚路數以新竹來說已算少見,
可惜價格對應質與量,不如在我常跑的台北條通吃就好,覺得這也是一種"新竹化"的現象吧~
當天特別優的是鰻魚白燒與牛舌,尤其鰻魚比一些專門店好吃許多,但其餘都屬尚可了。
時隔兩年再訪鳥苑,預訂了烏骨雞和乳鴿,兩者皆經過熟成,
烏骨雞身不算太大,肚子塞入香料以烤爐烤製,吃之前無法想像,
原來經由恰好火候洗禮的烏骨雞竟是令人驚豔,特有的風味變得更加濃縮,
雞皮Q中帶脆、胸肉保持肉汁、腿肉處在緊緻與滑嫩之間,
對這鳥苑名物忍不住笑稱:「沒吃烏骨雞等於沒來!」,
Tommy持續精進的心令人讚賞,他說燒鳥店的範疇畢竟較為有限,會想要做出不一樣的東西,
並且他還記得先前我來訪時與他的一些對話,不是隨便敷衍,真是個有心人。
照片記錄:人均800。
條通又一家好去處,清酒吧+下酒菜,老闆很健談,
喝什麼就給他推薦,平日來好像還有清酒放題,
這次點的剝皮辣椒煎餃特別好吃,
味道濃郁多汁偏鹹,下酒合適,之後找機會再訪。
照片記錄:四人,人均2,000(印象),含一支清酒、一支燒酎。
5月疫情爆發前的群聚,我們喝酒聊天直到凌晨兩三點,
來這裡,要做好待上數個小時的準備,從阿光的下酒菜開始,慢慢吃慢慢喝,
接近尾聲再上~豐滿的燒肉、硬彈的日式義大利麵、厚重的咖哩烏龍。
如沒改變依舊是朋友制,生客能不能來,也許可以試著從IG問問?(不確定喔!)
以台北的居酒屋來說,我還是偏愛在條通區尋覓,
東部喝酒區的老店北村家則也不錯,待客有熱度,一個人也能預訂座位,
尤其店主北村導演擅長與客人閒聊、很自然地就能談東聊西,
下酒料理頗有水準,胃有餘裕時,"紅酒燉牛的前中後"務必點來吃吃。
照片記錄:含お通し+四道菜+兩杯酒,共1,287。
又到了條通探索系列,聽聞老闆娘曾是娛樂圈中人,
當晚隨興的進來還是有不少吧檯座,點了幾道菜佐酒,
水準平穩無特別驚豔之處,但是份量接近同類型店的1.5~2倍之多,
價位也屬於這區域正常range,以量取勝吧、一個人來會稍感吃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