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記錄:人均約1.4k。
多年未踏入了,以前對這裡的印象ok,零度"敲敲"結霜啤酒務必先喝一支,
這次再訪"至少"兩道菜不甚合意,當然也有正常發揮不錯吃的,可惜了~點對菜至關重要~~
不如附近強記更樂意再次上門,蝦肉雲吞固然好吃,鳳城水餃更是豐碩料足,
現煮15分鐘的水餃值得等待,完食再買一罐XO辣椒醬帶走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照片記錄:人均約1.4k。
多年未踏入了,以前對這裡的印象ok,零度"敲敲"結霜啤酒務必先喝一支,
這次再訪"至少"兩道菜不甚合意,當然也有正常發揮不錯吃的,可惜了~點對菜至關重要~~
不如附近強記更樂意再次上門,蝦肉雲吞固然好吃,鳳城水餃更是豐碩料足,
現煮15分鐘的水餃值得等待,完食再買一罐XO辣椒醬帶走。
昭和的小料理除了廚藝層面的技法,味道的點綴調配大多都平衡、淺顯易懂,
這次吃完是這樣的感覺吧~~如果一年能有機會吃個一次就ok(兩次也無妨~~求提攜🙇🤣),
價格3.85加酒正常大約到5k多,是目前容易被抓出來討論的部分,不過回過頭來,
這價位range但表現卻讓人沒太多印象的店,好像也不少!?😶
照片記錄:人均1.5k(含酒)。
聽朋友提到老闆待過一些老牌的日料餐廳,難怪功力頗扎實,
此價格吃得很輕鬆,當然也不會去挑剔什麼,這次點的道道無雷,
喜歡西京燒味噌的調製,墨魚明太子、宜蘭豆腐乳、味噌起司..等也都很下酒(危險!😱)。
照片記錄:人均1,500。
當年剛開幕時有點兒慘不忍睹,後來倒是存活了很久,心想可能調整不少?
近期搬到萬豪簡單試一下,午餐就有燒鳥可吃且不綁套餐是一大優點,
跟裡面的師傅聊到,燒烤方向與雞種都有調整過,整體風味偏"淡雅",
但是雞頸肉、雞肉丸與雞翅等都挺好吃,如再訪鎖定幾樣點就ok。
照片記錄:2,580/set+啤酒250。
當天完食後會想再訪,這是原本意料不到的,餐搭確實是findining架勢,
挺美味~連甜點也不馬虎,燒鳥除了酉志(重新開幕還未去),台北目前應該最中意的就是這裡了,
可惜顯然只能吃個五六分飽而已,綁套餐而且第一場還不能加點,無法串燒滿足..🥺
照片記錄:兩人2k。
味道、細緻度離期望值還差一些,但以整個半夜到清晨來說是少見優質的宵夜場,
價格合理且不強迫消費酒類,訂的一些規矩就看自個兒能否接受,總之我認為是半夜覓食好場所。
照片記錄:人均1,400。
依然是好吃的下酒菜,四人可多刷幾道(蕎麥麵不太懂就先跳過囉~),
平均攤下來(含酒)價格也很好看,特別喜歡煎鱈寶、海螺刺身、鹽烤鴨肉、烤醬漬豬肉,
烤牡蠣、茗荷拌青菜、蛋卷、炸章魚..等也都不錯。
照片記錄:人均1,400。
含釜飯刷了20道左右,"帶隊"的朋友說要四人share一道菜,
本來還怕每道分到太少,後來感覺差不多~~不愧是老司機👩✈️,
這價位vs表現我是可以der,較喜歡烤類的掌握,另外有一些自家創意菜也覺得方向不錯。
很久沒來了😅,經過這幾年成為名副其實的預約(極)困難店,
多虧好朋友相揪才有機會再訪,現在分上下兩場,改為老闆配餐(有些屬額外加點),
這次吃八點場時間充裕,慢慢感受料理本身的細緻度,值得回味再三,
非等閒居酒屋料理可視之,比當年經驗中的美味度更上一層,期望明年還能吃到。
在友人關照之下來試幾道+小酌的續攤場,說是備料與細節處理由日籍師傅在做,
水準出乎意料不錯而且料理均價不高,可能主要也是靠酒,可惜環境頗吵鬧😯,
有些菜時間晚就沒了,之後會想再約一場,補上有些想吃卻沒吃到的。
照片記錄:4人約6,600。
小巷子內來自靜岡日本人開的店,座位間距非常小,其菜餚路數以新竹來說已算少見,
可惜價格對應質與量,不如在我常跑的台北條通吃就好,覺得這也是一種"新竹化"的現象吧~
當天特別優的是鰻魚白燒與牛舌,尤其鰻魚比一些專門店好吃許多,但其餘都屬尚可了。
時隔兩年再訪鳥苑,預訂了烏骨雞和乳鴿,兩者皆經過熟成,
烏骨雞身不算太大,肚子塞入香料以烤爐烤製,吃之前無法想像,
原來經由恰好火候洗禮的烏骨雞竟是令人驚豔,特有的風味變得更加濃縮,
雞皮Q中帶脆、胸肉保持肉汁、腿肉處在緊緻與滑嫩之間,
對這鳥苑名物忍不住笑稱:「沒吃烏骨雞等於沒來!」,
Tommy持續精進的心令人讚賞,他說燒鳥店的範疇畢竟較為有限,會想要做出不一樣的東西,
並且他還記得先前我來訪時與他的一些對話,不是隨便敷衍,真是個有心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