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記錄:意麵兩碗+餛飩湯+黑白切,300左右。
第一次來恆春,中午還在觀望要吃什麼時,就"半強迫"的被帶進來吃路上的麵店,
非常樸實,也道不出來有什麼招牌的菜或麵,一嚐之下,水準卻很不錯!
到中南部就是這樣,有時相當隨興~也能尋得好滋味的小吃。
► 文章底部放了我的google地圖連結(現標註約1,600間),新的一年持續更新,
有些不一定會發食記,但可能會標在地圖內。
► My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hudadai/ -->志同道合者來此交流
照片記錄:意麵兩碗+餛飩湯+黑白切,300左右。
第一次來恆春,中午還在觀望要吃什麼時,就"半強迫"的被帶進來吃路上的麵店,
非常樸實,也道不出來有什麼招牌的菜或麵,一嚐之下,水準卻很不錯!
到中南部就是這樣,有時相當隨興~也能尋得好滋味的小吃。
偶然得知這位做菜資歷40年的小趙,習藝江浙菜系與川菜為主,
事先與他協商安排了菜色,其手藝果然沒讓人失望,友人說超越當年美味小館的時期,
開頭才吃沒多久,就在詢問醬鴨還有沒剩餘可以打包,幾位朋友則也表示口味正宗,
功力扎實不遜於現今許多所謂的熱門私廚,某些還不一定能吃到的那種(如鄒、喜..),
這餐人均1,200也是沒話說了!才吃到一半原班人馬直接訂了五六月再訪。
照片記錄:特優頂級牛肉3盤份900、牛心250、酸菜牛雜300。
一直沒有吃過阿裕,全新的崑崙店開張後吸引大量人潮,
平日中午登記名字大約要等半小時,特優頂級牛點三盤可吃到搭配好的三種部位,
湯頭真的很好喝,加上涮過後充滿牛味的甘甜,不過肉本身倒沒有想像中甜美,
後來想想,也許是牛肉湯也吃過不少了,難免期待值會高一點,
畢竟某方面來說,阿裕太知名了,其實是好吃沒問題、但無驚喜就是了,
或許還有別種影響因素,吃的時機點、當天的肉..等,以一個隨興散客的角度記錄~
初訪兩人五菜一湯無法點多,這次六人上陣躍躍欲試,我直接先訂好18菜一湯,
後來覺得菜可以少叫兩道、飯可多吃一碗,用的是花東米,煮得也很不錯,
畢竟有幾道和白飯就是match,飯刻意吃少,愉悅感反而會低一些(來了就別再減醣)。
照片記錄:菜心羊鍋底+五花生肉片半斤+羊尾羊鞭羊心+炒羊肚+麻油麵線,共2,950。
也算是老牌名店了,拿過米其林餐盤推薦,標榜每日現宰溫體太監羊,
這次早早16:30就進店,品項完整而且端上桌可感覺出新鮮度,
在北部能吃到好吃的羊肉鍋令人欣喜,皮肉處幾乎沒有腥羶、只保留了香嫩,
就羊鞭偶爾會吃到一些氣味(也算輕微),菜心略苦但湯頭清甜、放了蛤蜊薑絲枸杞..等,
鍋底就有半斤的帶皮羊與瘦肉混合,瘦肉無老柴感挺好,加點的羊五花肉質亦美。
照片記錄:錦田105元、郭家80元。
近年偶爾喜歡用這種"對抗式"的記錄方式,早起連吃兩攤就是為了pk一下,
郭家開業資歷較老,其實兩家口味很相似(淡味的甜鹹滷汁),
單就肉燥飯我喜歡錦田多一點,因為瘦肉細嫩,而瘦肥肉都有即化感,
整體風味也較為濃縮,郭家入口時鹹香氣味似乎較厚,
但吃到後來就偏稀(可能滷汁太多底部口感較差),兩家的豬肉都沒有臊味。
照片記錄:混搭五入口味450。
前陣子朋友(石董ken/許老師james)推薦的馬卡龍開放線上預訂,
follow到資訊後就先搶訂再說,我這人的優點就是願意嘗試,尤其有品味者的推薦,
儘管甜食吃得少,我也有自己的體悟和衡量標準,然後~這麼多年來的毛病就是,
不管會不會寫(or分享),照片一定會先拍,正好MHO在sogo復興歐洲市集快閃(~4/11),
那就分享一下照片好了,我自己當時是訂了兩盒,其實每種口味都很不錯,
尤其要強調它蛋白霜餅殼優異的鬆脆、咬到夾心時帶來的口感層次,
以及調餡所帶出的味覺反差衝擊,莓果黑芝麻、榛果、茶口味,是我更喜歡的三款。
一直以來聽說和風洋食館的"喜"相當不錯,但需由熟客才能預約?
這次多虧友人ken(石董)的帶領,才能踏進這家條通內覬覦已久的地方,
早已曉得店內禁止拍照,所以這篇食記只有兩張照片,
一張是大門照,另一張是ken帶來給我在門口吞一顆的"味処 初梅"櫻餅。
照片記錄:鮁魚水餃10顆一包250元、香菜水餃20顆一包120元。
被IG友的照片燒到,鮁魚水餃需要先預訂,而且是季節限定,
因為在民生社區,來拿水餃時還順便二訪了Grill Box,
鮁魚和土魠是同一類魚(欲知詳情可以去看鞭神老師的文),
雖然單顆高價,但是也得考量食材以及費工程度(手刮魚肉、剁餡),
而裡頭只放了少許韭菜與調味,沒有多餘的添加,
入口感雖像魚漿,卻是細緻滑嫩而且多汁,帶有淡淡的魚肉香味,
無須蘸任何的調料,愈吃愈是喜歡,香菜豬肉餃子價格可就平實多了,
小時不愛香菜,長大卻愛它搭食物,這款餃子味道也很好,
尤其內餡豐實不油膩,只要沾一丁點大蒜白醋,就很好吃了。
照片記錄:2,200套餐+清酒600。
一般套餐就是平穩演出,生魚片品質固然好,但以武田師傅捏製壽司的手藝,
沒有非要吃熟成魚料的話,交給武田師全握omakase會是更好的選擇,
那貫甘甜黏膩的牡丹蝦與微溫醋飯的一併化口、酸味與鮮甜的平衡,令人感到舒服。
南台灣難訂榜前幾名的餐廳,每月開放下個月訂位的準點就會瞬間秒殺,
我也是手速極佳(?)才訂到,為了這頓飯,還特地在禮納里的寄宿家庭入住一晚,
順勢感受一下村落風情,可惜平日的禮納里沒有什麼對外活動,遊客也極少。
照片記錄:日和腿三角、後腰脊臀肉、後切牛舌..3,035元。
販賣很多進口肉品和商品的超市,只要滿足簡單的選購條件,
二樓有提供免費的代客料理服務(煎牛排、火鍋),也是他們最大的特色,
一月高屏之旅的第五天晚上從屏東返回高雄後,就直接來這裡晚餐,
畢竟不是專門餐廳,煎烤牛排的火候技術算可接受,主要是以這個價格購買,
然後現場很快就能吃到、便利划算,火鍋提供兩種湯頭,較喜歡味噌底。
東北菜不常接觸(餐廳其實也不多),某次無意間注意到這家店,
我還特地查了下老闆是從吉林搬來台灣定居,以前在大陸東北就是廚師,
開業幾年已有不少住在台灣的家鄉常客,後來某天中午心血來潮打去問有沒有位子?
說客滿~就知道要先訂了,揪了同好提前一週就先點好14道菜,
而且交代不需要調整味道(正常做),老闆一個人動作不算快,
就慢慢吃,一定要人多來吃,七人吃到很飽人均也才不到600!
照片記錄:塔塔醬炸牡蠣450、丸子漢堡排500、兩杯調酒印象約1,400。
主打的招牌是進口水果調酒,比如日本草莓、哈密瓜,
下酒的菜色也都由日籍店主自行張羅(菜單不能拍照),
主要是一些居酒屋料理與和風洋食,香菜檸檬炸雞、松葉蟹肉干貝奶油可樂餅..等,
比較特別的有章魚芥末Carpaccio,也有要價破千的海膽黑鮪魚泥紫蘇丼,
與客人溝通則是交由兩位外場的妹妹,老闆較熱衷於和日籍熟客聊天,
前後點了兩款水果調酒,覺得也許適合喜歡果汁為主、僅帶少許酒感的客人,
這次沒有感受到調酒有特別的層次變化?或者新意......
至於熟食還頗有水準,整體感想不壞~就是貴了點,若酒有令人亮眼那倒還值。
照片記錄:白切羊肉250、炒羊雜160、腳筋當歸湯80、大骨清湯130...共約1,000。
距離俺達宵夜場還有一段時間的傍晚,先到這家岡山羊肉填一下肚子,
下午無休息挺方便的,兩樣炒類的調味有點重複(點菜問題~?),
清湯偏淡,較喜歡招牌當歸湯,整體覺得ok可吃的店,份量不小氣,
畢竟以前在南部吃的幾家羊肉店,肉質、調理等都很優,相比之下這裡還是稍稍失色。
照片記錄:社長盛合3,980+其它單點,共6,468。
俺達自從拿到一星之後一炮而紅,想訂位也是需要很快的手腳...
這次我就沒有訂到熱門的時段,而是週日21:00宵夜場來吃,
客人好像沒有全滿也沒看到主廚SAM,外場服務素質與燒烤技術還不錯,
整體仍屬預期內,猜測說不定18:00的狀況會更好,
在整個set的肉品搭配、呈現的口感與前後順序、調味等,感覺有花心思,
朋友蠻推薦喜歡吃內臟的人可以去它二店燒肉本氣,價格也較低,就先記下了。
鼎珍坊讓我見識到何謂人生70才開始,白髮老闆70幾歲才開了這家餐廳,
不過也正是有了一定的閱歷,端出來的東西才不含糊,
當天除預定菜之外,我們確實貪心了,一來又加點鹹魚蒸肉餅和咖哩牛肉粉絲煲,
在一道道扎實濃味的菜餚轟炸之下稍微感到疲累,不過,也真的好吃,
尤其飽含膠質的上等牛尾湯、滋味細膩的火腿煨豬腳,是我當日兩大最愛!
以前對RAW興趣缺缺(也訂不到位),一位友人來過多次,對它每季創作的料理評價兩極,
這次則是饕友Aven姐剛好有一個位子問我要不要去,那就來試試看嘛!
鄉巴佬第一次吃RAW,不是很懂事,到場才知原來是年度精選的菜單,
就是把每季的菜式取其精選,所以熟客Aven笑說不需每季都來,只要吃精選就好(?)。
照片記錄:烤牛排120、煎牛舌120、炸牛肚80、油封豬肉+Puffy餅皮110、PINA 80。
新開幕一陣子的塔可專賣店,店名是否聯想起以前日料的那間"MASA"?
玉米餅是從玉米開始自製,可以選擇餅皮、軟餅的氣味獨特,配料則多偏鹹酸濃厚,
調味如果再稍稍放輕,也許更能感受玉米餅的風味?總之覺得不錯~可以再來。
一月規劃到高屏旅遊才發現,美濃粄條店之多就如同台中的太陽餅,
原本是打算找間"正經"的客家餐館來吃,卻硬是沒有看中的,
只好備選兩家粄條店,伺機而動,後來吃了這家美鳳倒也平實不錯。
照片記錄:炸牛肚230、炸櫛瓜120、牛頰包140、莓果啤酒140。
距離初訪已過了好陣子,上次和朋友聊天得知換了麵包,還增加一些新菜色,
同樣點炸牛肚,外層微堅脆的口感比初訪時更理想、內裡依舊軟中帶Q,
新品炸櫛瓜,輕薄的杜蘭小麥沾粉略帶調味、汁多味甜,
而換過麵包體的牛頰包,香香脆脆、與餡料整體也更match了。
照片記錄:人均約3,000。
上回三訪其實是不太滿意的,也就不願再提...
無數訪晶華軒的D董主揪這次三桌春酒陣仗+精選菜式,
我曉得品質有保障,趕緊報名先,整體來說的確水準之上,至少無雷,
當天特別喜歡的菜是滷水鵝、花雕蒸鱈場蟹柳、脆皮雞、避風塘蝦球、西施泡飯等。
照片紀錄:30oz帶骨牛小排480(要預訂)、黑蜜豬230。
老闆本身就是肉品進口商,招牌牛小排經慢燉處理過再燒烤,
軟嫩不爛糊易於入口、只是稍缺燒烤風味,務必搭一些香辣的鬼椒醬,
這個價格且無莫名的加收服務費,已沒什麼好挑剔了,
一份牛小排可切拼盤、再取一部份的肉片來夾巧巴達,
麵包烤得很酥脆,裡頭配料搭起來整體的口感味道還不錯,
還有一份八支只賣700元的羊排,這我一個人可就吃不了啦~
照片記錄:鴨肉飯30、下水湯40。
久違的高雄行,沒有Nibbon、沒有Liberté、沒有承sho等熱門難訂的餐廳,
騎著新款Ubike吃吃懷念的南部小吃,不也很好?
這家七賢,讓我重拾N年前頭一次吃到美味鴨肉飯的愉悅感。
二訪,一支白酒、六道開胃菜、兩道Pasta、一道主菜以及甜點,人均2,855,
雖然相較於初訪的內容多了麵,但這次四個人share飽足感倒不算太高,
最喜歡的菜色是二層肉手切香腸(有看到一定要點!),
以及需要七八個小時製作的羅馬屠夫式炸牛尾肉丸,
只是四人分食口感體驗不夠完整,主菜四尾龍蝦都被隔壁桌點好點滿,
選了當日的午仔,覺得就是正常發揮的烤魚(微酸微薄荷的調味不錯),
吃完馬上又訂了4月份,經過這兩次經驗,下次點菜應該會更上手~
先前去過的Chateau Zoe是我覺得不錯、很可以再訪的餐廳,
主廚Zoe原先就是從Chateau Andy這邊獨立出去的,有二店的感覺,
而原本的Andy老闆現在只有不定期的在臉書公佈限量牛肉麵或炸醬麵開賣,
幸虧友人的通知讓我搶到一席,另外一位朋友則曾吃過牛肉麵(他認為還好..),
總之難得有機會可以吃到號稱頂級的炸醬麵套餐,當然要來試試。
照片紀錄:起司黑輪20(條)、包蛋黑輪15(條)、魷魚肉40。
前金第一市場裏頭的小攤,下午買的人還不少,
點完餐得要等一陣子(先去隔壁的前金肉燥飯殺殺時間),
多久沒吃到這樣子..新鮮彈脆又燙口的現做黑輪了?
起司口味出乎意料好吃,比傳統包蛋有意思,魷魚肉就跳過吧~
照片紀錄:滷肉飯+半熟蛋、煎虱目魚腸、丸皮湯,約170。
曾經提過我近年在北部幾乎不吃虱目魚,因為合乎心意的機率不高,
這家條通內的"高雄小店"是例外之一,魚皮肉質滑嫩沒有腥味,
甚至比我在一月中南下高屏時吃的某店好得太多,
滷肉飯也不賴(嗯!我是年初吃的),請自行看圖腦補,
當晚還有剩的虱目魚腸,魚腸趁最新鮮時用燙的就很美味,
在這裡當然不用想,就是煎魚腸,不錯~都比預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