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照片記錄]
現在較少到這一類型料理的餐酒館用餐(適逢友人請客),與幾位海歸名廚相關的餐廳,
近年是有所見聞、少許涉略,TIPSY Sparrow是由Impromptu by Paul Lee的執行主廚駐店,
這樣刷下來有幾道是還不錯~比想像中好,口味並沒有太輕、搭酒合適,
至於有部分的菜則感覺不夠完整、細緻,調酒這次就完全沒試,畢竟自己帶的酒就夠多了~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[照片記錄]
現在較少到這一類型料理的餐酒館用餐(適逢友人請客),與幾位海歸名廚相關的餐廳,
近年是有所見聞、少許涉略,TIPSY Sparrow是由Impromptu by Paul Lee的執行主廚駐店,
這樣刷下來有幾道是還不錯~比想像中好,口味並沒有太輕、搭酒合適,
至於有部分的菜則感覺不夠完整、細緻,調酒這次就完全沒試,畢竟自己帶的酒就夠多了~
[照片記錄]
魚麗是一間少見的書店+中式餐館(咖啡書店的型態倒是比較常見),
曾被評選為2021年Essence of Asia亞洲之粹,最近則是在三月的米其林新入選,
這裡幾乎每樣菜都偏小巧一碟,如果四人來此可刷上大多當季菜色,
就是需要一點時間給他們準備,帶有幾個菜系的影子,風格上呈現出婉約輕柔,
對於我這個漢子來說,可能來此前一天要清清口腔少吃油鹽才行,
但我很中意菜單上對於各菜色的描述,畢竟我從年少時就喜歡閱讀~欣賞一番說菜文筆挺好。
[照片記錄]
香港友人介紹並帶我來吃這家餐酒館,當晚最驚喜的莫過於黃酒燒雞飯(也是他們最希望與我分享的),
雞身夠滑、雞皮帶焦香油脂很迷人,黃酒顯著的香氣與風味使這道料理的層次又再往上抬升,
鮮味亦浸潤至長米內了,台灣有些做港式餐酒方向的店,不妨來吃吃看學習借鑑一下?
友人說這家小館子也需提前預約了,能容納的人數是挺少...
老闆當天還抽空將油封鴨煲仔飯做兩round口感,嗯~這道是他家的招牌,也不錯。
二訪~探得菜色是隔週逐步一道道更換 or微調?
因為總感覺部分元素搭配似曾相識,如果是這樣子,回訪的頻率可能要抓好,
另外一個令人sad的消息~由於某因素目前無法供應羊排,
鹿兒島A4紐約客實在是相對遜色的主菜(已反映想吃lamb~),
但整餐仍有亮眼之處,吃完續訂了7月再來觀察看看。
[照片記錄]
菜單換季~~我在3/1第一天就來吃,順便跟阿高針對菜色討論了一下,並笑說他根本是做一休一,
因為太常去泰國,一去又是一周以上,這季可以吃到令人開心的khao soi(金麵),
後來想想~大多泰式餐館無法如高宅能提供的,就是"學習",
透過旅居泰國10多年的阿高,料理的背景、做法...他會很樂意跟你分享。
[照片記錄]
與花滔同源的黑馬有陣子還蠻熱門的,這次一試感覺料理風格平實、價格好看,
10人14道不含酒人均1,400,這樣均攤份量也算是剛好,
喜歡的菜主要有巴薩米克醋炒菇、慢燉牛舌,這無疑我能自己各吃一盤,
理由是主角和下方的玉米糊、薯泥,上下調味與口感都搭得match,算是簡單又好吃。
[照片記錄]
西營盤作為香港最早發展的老區,很可以花點時間過來感受一下風情,
順便買買東西、還不需跟人擠(但爬山好累?),西環的老店波記在我燒鵝名單內,
提早到店吃一碗燒鵝腿瀨粉是夠舒服~~當然可再訪的,接著續攤馳名煲仔飯之一的永和成,
例湯似乎比飯優質,哎呀~應該去嚐囍?傍晚再到生記滷味點外賣,
但食運欠佳、滋味死鹹亦無中藥香,聽某友說上次他們買不會這樣、是香而不鹹的,
而住香港的朋友建議我下次可試金興潮州飯店的滷水,他們對生記也沒有愛。
[照片記錄]
因友人台中gogoman推薦所以去查了一下~原來算是間老店,早期是水湳菜市場餐車,
只做兩個品項(專注把一兩樣做好就賣不完了,品質也會相對穩定),
新店面內裝舒適乾淨、人員引導入座,整個流程環境ok那肯定是加分,
至於鍋貼~喜歡成品的"皮",冰花底我還好(要焦脆感強些的),
肉餡汁豐味走輕靈,酸辣湯倒顯得亮眼,價格對比用料很值,總之是不錯的店~就是地理位置不太便利。
[照片記錄]
營業了多年的波斯/中東料理,心血來潮約了幾個朋友來一探究竟,以前是單點現在走吃到飽路線,
全時段加一成660元簡直奇了,畢竟隨意在一家土耳其餐廳點個烤肉盤就接近這個價,
本來不看好食物品質,但掃了一圈吃下來其實不算差,除去一些比較無感的菜,
660這樣子根本超划算,當天兩款茄子是我的最愛、又香又甜,燜燒茄子還可加優格一起吃。
[照片記錄]
聽老撈老闆企鵝哥表示因為黃仁勳兩度造訪的緣故,還曾經淡季也一度衝到客滿,
老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呀!企鵝哥說早期就有follow我的文,因為共同朋友提及才有了這次的相約,
還讓他請了一桌實在太過客氣,我鍋類不常吃,要講出什麼大道理肯定沒有,
倒是特別喜歡下酒熱炒以及麻辣香鍋鴨(吃完列為我個人必點),香鍋鴨本身是兩吃,
小辣等於麻辣鍋的大辣,乾鍋吃一吃可加高湯轉為火鍋,但當天飽到要打包就沒試了,
藏在底下的料很多,尤其王子麵吸飽了調料口味最濃最辣,
這類平常不碰的食物居然吃到這麼爽~實屬難得。
[照片記錄]
早期有陣子我po過多間龍山寺一帶的小吃,除此之外我本身還蠻喜歡到傳統市場尋小攤小店,
未必要講求多美味,大多是吃個感覺、老味道,萬華世界下午酒場在東三水街市場/新富市場旁,
可以帶食物進來,賺你酒錢的當然不可攜帶飲料,近中午約了朋友小酌,生意很好~竟還客滿須等位,
他們提供盤子籃子讓你帶著到隔壁市場採買,就是一種雙贏的概念,
這次買了大豐魚丸、阿婆油飯、小鎮香素食,都是我自己在這邊覺得不錯的小攤。
[照片記錄]
成都許家菜的相關菜色已經納入常規,將來都可以單點,這場表現與上回幾乎一致(看來穩定度還行?),
各味型醬汁搭上飯麵輪番轟炸相當爽,總之是台北目前最值得一試的川味,
雖說請客樓的定位是台灣獨有的"川揚菜",但我跟朋友以前都覺得川菜類是弱於江浙系,
看來請客樓雖然掉星,但許宏德主廚有在找尋向上的路,
有趣的是~怪味牛小排在當天辣勁特別高(第一次吃是微辣+甜酸麻+類巧克力的厚味底),
我們其實覺得這樣子層次更好,卻發現餐廳人員有在探討此道為何變辣的原因,
畢竟與原recipe要呈現的不同,單就這一點已經足夠給予稱讚。
[照片記錄]
生日月約了好心女孩帶我去晚酌屋,吃完續攤附近的Kashoku,擺出不醉不歸的架勢(結果也沒醉~),
聽聞晚酌屋的生啤很棒,不巧當天居然沒有生啤?嚐了下酒菜之後倒是給了我再訪的理由,
牛肉時雨煮、高湯玉子燒皆好,但油炸類感覺不出色,改日來再試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