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趟在曼谷巡了14家小吃/專賣店,

就做個小合輯記錄一下,依我自己的喜好~大致弄一個倒吃甘蔗式排序。😂

FotoJet (2).jpg


[Nai Mong Hoi Thod 蒙哥蚵仔煎]

這家拿了多年必比登的蚵仔煎主打是吃脆煎(orluo),底下是半煎炸的厚脆餅、上方再鋪上芡汁蚵仔

雖說賣相不錯,但覺得沒有什麼融合感,蚵仔口感嫩滑但鮮味偏淡,幾乎就是吃一個脆口~沒其他優點。

171525 (16).jpg

171525 (18).jpg  

[Pad Thai Fai Ta Lu]

店名帕泰發達祿,看就曉得是Pad Thai專賣,同樣多年必比登,結果巡了一下就是蠻標準的觀光店,

環境不差、價格高、份量迷你、口味尚可,小小的一盤帕泰要250~350泰銖?

味道是不差但就是有一種被修飾過,少了市井煙火氣的感覺,最好吃的是蓋在上方的烤豬頸肉。

091651 (10).jpg

091651 (4).jpg

091651 (5).jpg  

[Mr. Jo Crispy Pork]

曼谷知名燒腩,街坊店手路不能以標準較高的細緻度來審視,一盤這樣80元符合不少人的C/P值了,

我是蠻喜歡它的甜味調醬,可惜粿汁的湯頭與食材都輸給陳億(試了幾口放棄),

顯得更不需要特地來此,路過倒是可吃...但是這個地點通常不會"路過"。

132938 (5).jpg

132938 (4).jpg  

[王子戲院豬肉粥]

石龍軍路知名的中式粥品,這家豬肉丸好吃,是一顆顆捏好後直接放進滾燙粥鍋內直接弄熟的,

至於粥本身我覺得就正常,是帶有焦味的~~喜歡焦味可以試試,

我吃了反而想去香港吃粥,懷念那股鮮甜,所以我最近就去了一趟香港...

091651 (11).jpg

091651 (1).jpg

091651 (2).jpg

091651 (3).jpg    

[Phed Mark]

網紅打拋飯,可以感覺出來蠻觀光客取向的,辣度分五個等級,3號的正常辣對我來說比中辣要輕,

但吃多了也是需要喝解辣飲料的程度,這家打拋飯的香氣風味與平常印象不太一樣,

感覺較為沉沉~沒那麼奔放,但賣相是不錯,荷包鴨蛋煎出略帶燶邊的焦香味,

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帶勁,可以加一些桌上的酸辣調料,此外~千萬不要點WAGYU阿,

這是我吃過最韌口的"和牛"肉片了,點豬肉或雞肉末相信都會好很多。

170747 (10).jpg

170747 (1).jpg

170747 (11).jpg  

[陳億粿條店]

中國城名店,粿汁的湯頭內臟都比Mr. Jo優質,但要吃內臟在台灣找個好一點的黑白切店吃吃即可,

愛吃內臟的人對氣味會比較sensitive,湯喝一喝再加桌上的調料會變成酸辣的風味~更有變化。

171525 (14).jpg

171525 (8).jpg   

[媚姐炸雞飯]

這家比較偏當地人吃的炸雞店,雖說有炸雞肉餃與釀雞肉泥炸吐司這種特色小點,

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招牌炸雞胸,嚼度嫩度皆有~而且帶汁,脆脆的麵衣不像其他品項這麼硬,

即使是溫的口感也很好,重點在嚐起來酸甜、鹹酸辣,這兩款甜醬辣醬,一直淋真是太涮嘴了...

101359 (9).jpg

101359 (8).jpg

101359 (4).jpg  

[Rat Na Yot Phak 40 Years]

通常來客會點一盤雞蛋脆麵,這個就類似兩面黃那種脆,然後弄成味道算適口的鹹甜黑醬風,

我覺得適合兩三人以上share,因為吃多容易單調也咬得比較累,當天是點"黃脆皮炒麵",

但是沒有魷魚了~剩炒豬肉和蝦,此外點了一份沙嗲豬,肉不柴澀、醬汁不差,規規矩矩的。

091651 (7).jpg

091651 (8).jpg

091651 (9).jpg    

[Kha Mu Charoensang Silom]

一試無妨的知名豬腳飯,假日大約9點後就開始排隊了,當地人和遊客各半,

桌上的酸辣醬汁~務必在嚐過原本滷汁後加下去提味,不僅解膩又促進食慾,

在台灣是不易有機會吃到的味道。此店的手路是滷到七八分軟化的程度,

保留部分豬皮的彈性,以中段來說是感覺略軟了些,但整體味道挺不錯,

處理得乾淨且幾乎沒什麼騷臭味,滷汁帶甜清爽不厚重。

170747 (2).jpg

170747 (5).jpg

170747 (7).jpg   

[Mae Varee Sweet Sticky Rice with Mango]

[K. Panich Sticky Rice]

[Nings Mango Stand]

這三家芒果糯米飯都有點名氣,如果不硬做比較,三家隨意挑應該都會覺得ok吧,

元素就芒果、糯米、椰漿醬汁,彼此差異不會很巨大,但也會有明顯"感覺",

當次印象喜好來說:Nings Mango Stand>Kor Panich>Mae Vare

Mae Varee名氣很大都是遊客,只能外帶,點了小份要價130泰銖,

因為用塑膠盒裝,糯米多少受擠壓~口感掉了一點,此外醬汁的鹹度比例較高~稍微多了,

附近400公尺的Nings Mango Stand根本沒遊客、有小桌椅可內用

這家吃起來就是一種均衡感,糯米尤其好吃,

至於Kor Panich絕對會是等待時間最久的,在店面點完餐之後,

斜對面有用餐區,等人送餐,當次印象這家芒果品質最好,清甜而酸度適宜。(照片依店名順序)

161309 (6).jpg

161309 (13).jpg

161309 (5).jpg

[Rung Rueang Pork Noodle 榮泰米粉湯]

兩種基底、再分為湯的和乾拌,總覺得台灣人要吃就吃Tom Yum底,

我點了乾拌冬蔭中華麵,外觀看不出來實則非常夠味,

小碗的份量大約三四口而已,酸爽後辣味逐漸蔓延,過癮、意猶未盡,

那種衝擊力道真希望我家巷口也有開一家這種原汁原味的,其餘如配料小菜就不過不失。

101657 (9).jpg

101657 (1).jpg

101657 (5).jpg

101657 (6).jpg    

[Phuthon Bar 傳統炭火烤麵包]

位在曼谷老城區的小bar,旁邊是炭爐,靠牆一排有桌椅,整個氛圍很不錯。

使用的麵包很關鍵,炭火作用下不僅外圈焦脆,內層褪去多餘水份,

保留下來的口感非常好、乾脆利索,各式抹醬固然如預期般香甜,

點了三顆原本怕太多過膩,結果吃完還餘興未了,喜歡鹹蛋絲和香蘭口味~

194224 (4).jpg

194224 (3).jpg

 

194224 (9).jpg

194224 (6)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三高Sir 的頭像
    三高Sir

   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

    三高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