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訪,一支白酒、六道開胃菜、兩道Pasta、一道主菜以及甜點,人均2,855,
雖然相較於初訪的內容多了麵,但這次四個人share飽足感倒不算太高,
最喜歡的菜色是二層肉手切香腸(有看到一定要點!),
以及需要七八個小時製作的羅馬屠夫式炸牛尾肉丸,
只是四人分食口感體驗不夠完整,主菜四尾龍蝦都被隔壁桌點好點滿,
選了當日的午仔,覺得就是正常發揮的烤魚(微酸微薄荷的調味不錯),
吃完馬上又訂了4月份,經過這兩次經驗,下次點菜應該會更上手~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二訪,一支白酒、六道開胃菜、兩道Pasta、一道主菜以及甜點,人均2,855,
雖然相較於初訪的內容多了麵,但這次四個人share飽足感倒不算太高,
最喜歡的菜色是二層肉手切香腸(有看到一定要點!),
以及需要七八個小時製作的羅馬屠夫式炸牛尾肉丸,
只是四人分食口感體驗不夠完整,主菜四尾龍蝦都被隔壁桌點好點滿,
選了當日的午仔,覺得就是正常發揮的烤魚(微酸微薄荷的調味不錯),
吃完馬上又訂了4月份,經過這兩次經驗,下次點菜應該會更上手~
台中的K2小蝸牛和J-Ping義大利餐廳陸續收起來後,
J-Ping主廚專心到台北坐鎮,便找個下午光顧許久未造訪的solo pasta,
獨自一人點了幾道菜,雖然我常常說自己是邊緣人,
其實我很習慣、也很享受可以靜心品嚐美食的時光。
感謝饕友許老師的提點讓我訂到位,為了這餐還下榻鄰近的老爺行旅一晚,
準時在訂好的時間造訪,從18:30吃到將近22:30,
兩道的間隔時間一開始會拉得較久,雖不免有些"冷感"下來,
但料理的確沒有失望,要有耐心等候出餐(可否來盤花生下酒打發時間?)
照片記錄:酪奶炸魷魚220、青醬陀螺麵320、單杯白酒160。
試營運期間就熱門難訂位,主打新鮮(非乾燥)手做義大利麵,
調味起伏感沒有"中",較為可惜,但整體價格不高~輕鬆吃吃吧~
外場妹子感覺有選拔過,倒水也頗勤快,只是坐吧檯靠近火爐有點兒熱,
補件小事,我最常被問到的就是:「你是怎麼知道我們店的?」(蛤..)
......你各位遇到時都如何答覆呢?
照片記錄:慢燉牛肚包(半份)120、拿坡里燉牛頰260、米蘭炸牛肚255、啤酒140。
PAI PAI Cannoli的主廚近期在同一條街開設了新的店面,
做起很久不見的義大利小吃牛肚包,座位不多所以開店前就到了,
點了幾樣小食都蠻不錯吃,口味不會平淡,搭上一些酒精飲品蠻好的。
照片記錄:午餐兩人消費約3,400。
約了大廚阿平師出來吃飯,彼刻搬家了~店變大了~卻是最無語的一次,
與小店時期相比,味道、口感、層次皆變得莫名平淡,比照價位不太值,但服務提升了,
當天屬於特例嗎?不曉得,依我所知的數位老道吃客仍是頗推(但也有和我想法相同的),
只能說當日經驗給我一種感覺,似乎往"新竹風格"的餐廳趨勢在走...
單論最喜愛者為自製伊比利豬背油,如板條般的口感,
咀嚼後緩緩帶出微鹹韻味與豬油香氣,搭上麵包片尤佳。
這次來試試在2019獲得義大利紅蝦評鑑一叉(高級餐廳)的Bencotto,
先前在台中有造訪過小鍋牛隔壁同樣也曾拿到一叉的J-Ping Café,
就料理來說我比較喜歡J-Ping,可惜近期已經停業了,Bencotto則是服務頗具水準。
20多年歷史悠久的Tutto Bello是台北老牌的頂尖義大利餐廳,
年輕時這種價位的餐廳只能仰望,
有點閒錢之後...還是繼續仰望(這個月房貸繳了沒?),
可能要發票不小心中特獎才能隨時吃了,這次share一下近期的午餐set。
La Piola是先前曾留意過的義大利餐酒館,主廚也是一位老義,
以供應北義皮埃蒙特地區菜為主的樣子,本來打算去吃南港的PASTi Trattoria,
因為看一些網友說會吃很久,當天時間不好安排就改訂這間店。
靠近市府巷子裡的捲捲義,是我每隔一陣子回桃園理髮時位在附近的小餐館,
也是趁理完髮走去吃過兩次午餐,口味不錯,只是人多時要有耐心等候廚房出餐,
最好時間充裕再來吃,悠閒的用餐心情很重要阿~
赤峰街近年出現很多特色小店,午餐後走來販賣義式甜點的一個小攤,
除了主打的西西里島Cannoli(卡諾里捲),也有其他一些點心,
以往大多只有義式餐廳會特別製作Cannoli,難得有這種路邊小店挺不錯的,
不過這裡僅兩個高腳椅而已,大部分人都只能買了帶走吧。
對於這間義大利薩丁尼亞島傳統料理的餐廳,我懷抱著興趣已經一陣子了,
這附近算是商業區,餐館相對較少,此次中午造訪除我之外竟僅有另一位熟客,
實在有些意外,店內只有身為主廚的店主與老闆娘兩位,主廚來自薩丁尼亞島,
身負高級餐廳包括外場的多年經驗,似乎不擅中文,但台籍老闆娘易於溝通,
薩丁尼亞傳統料理相較於台北常見的北義重味菜餚來說,是屬於較清淡的路線。
2019義大利紅蝦評鑑多了三間餐廳上榜,Bencotto與J-Ping Café都是明年僅有的"1叉"餐廳
(叉子指的是高級餐廳、蝦子是家庭餐廳),Solo Pizza Napoletana則是拿到"1 Pizza",
之前造訪過的La Mole、Botega del Vin、DiVino、彼刻都仍維持榜上。
在新竹想要找一些道地的義式餐廳吃吃,大概不少人第一間會想到彼刻,
我覺得之後也會找時間三訪,上次去吃了竹北的義家歐歐小館,
感覺還行,但不會特地再訪,這次則來試試關新路的Pane e Vino,
聽聞有義大利人吃過覺得餐食可以,主廚本身也是一位老義。
住家附近有一間義式冰淇淋叫做姬璃鷗,以前每次路過都是匆匆一瞥,
因為招牌也不是非常顯眼,一直在我生活了好幾年才赫然發現,
原來它是賣冰淇淋的阿...(還以為什麼美甲店),好奇之下就上門買看看,
竟然蠻好吃的,所以我就買了好幾次,這次想說就記錄一下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