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珍坊讓我見識到何謂人生70才開始,白髮老闆70幾歲才開了這家餐廳,
不過也正是有了一定的閱歷,端出來的東西才不含糊,
當天除預定菜之外,我們確實貪心了,一來又加點鹹魚蒸肉餅和咖哩牛肉粉絲煲,
在一道道扎實濃味的菜餚轟炸之下稍微感到疲累,不過,也真的好吃,
尤其飽含膠質的上等牛尾湯、滋味細膩的火腿煨豬腳,是我當日兩大最愛!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鼎珍坊讓我見識到何謂人生70才開始,白髮老闆70幾歲才開了這家餐廳,
不過也正是有了一定的閱歷,端出來的東西才不含糊,
當天除預定菜之外,我們確實貪心了,一來又加點鹹魚蒸肉餅和咖哩牛肉粉絲煲,
在一道道扎實濃味的菜餚轟炸之下稍微感到疲累,不過,也真的好吃,
尤其飽含膠質的上等牛尾湯、滋味細膩的火腿煨豬腳,是我當日兩大最愛!
照片記錄:人均約3,000。
上回三訪其實是不太滿意的,也就不願再提...
無數訪晶華軒的D董主揪這次三桌春酒陣仗+精選菜式,
我曉得品質有保障,趕緊報名先,整體來說的確水準之上,至少無雷,
當天特別喜歡的菜是滷水鵝、花雕蒸鱈場蟹柳、脆皮雞、避風塘蝦球、西施泡飯等。
照片記錄:沙母糯米、化皮乳豬、生炒豬肝、海鮮豆腐煲、豉椒生腸...共約16,000。
從高中至今相交20年的損友請客,那當然要好好吃(凹)上一頓,
三訪最主要感想之一,坐包廂和坐外桌,服務果然還是有差別,
而且整體水準沒有二訪來得好,連之前大推的生炒豬肝都略有過熟之感,
雖然還是好吃,但少了二訪的驚艷,好在預訂菜古法沙母炒糯米飯相當不錯,
蟹肉蟹黃等精華融入高湯煨煮過的糯米,口感微"粒"(並非"硬")、是我所喜歡的,
而招牌春風得意腸、酥皮焗叉燒包、炸豆腐奶等點心,亦如先前般美味。
照片記錄:豉油王炒麵105、冰火菠蘿油65、熱鴛鴦65。
初訪感覺是台北不多的地道茶餐廳,招呼客人不冷不熱的調調也很港式,
沒吃招牌的焗飯,下午就點豉油王炒麵和菠蘿油試試看,
點炒麵時還被老闆娘問說:「你知道豉油王炒麵沒有放料厚?」
應該意指除銀芽韭菜之外的配料,令人暗暗發笑的問題,
炒麵我挺滿意,嚼度夠勁以及濃鹹,已許久沒吃到這樣理想的港味了,
菠蘿油就相對小小一個,口感也一般,網路照片有夾荷包蛋,我的卻沒有?
總之~覺得有路過可以再進來試點別的,比如焗飯或炒飯。
照片記錄:清蒸處女蟳(一隻)1,780、蟹肉小籠包300、桂花薑茶湯圓220。
二訪看了品蟹宴菜單後,又隔兩周三訪,這次吃晚餐,
客人相對午餐少、外場也不多,心想可能是中午才有供應較受歡迎港點的緣故,
預訂了清蒸處女蟳,蟹肉清甜但膏不飽滿,且膏黃滋味難以稱作上佳,
與一般相比近1.5~2倍up的價格出這樣的品質?
然後當晚沒有煎脆麵,只好點蟹肉小籠包~尚屬可吃。
照片記錄:柱候醬燜牛肋骨380、生拆蟹肉栗米羹380、點心三樣870。
隔了半年二訪,這次我一個人中午過來主要是吃吃點心,
裡頭最喜歡港式麻香蔥油餅,一上桌香氣就很重、引人食慾,
是來自於外層的薄薄炸脆皮,內裡潤澤蔥甜,口感更像是細緻版的銀絲捲,
第二順位給牛肋骨,該柔嫩的部分柔嫩,該化的筋就化開,風味濃厚。
照片記錄:避風塘炒蟹+白粥1,500、龍虎斑二吃1,840、其他約2,000。
早期的竹家莊是香港分店,後來應該已經分家,
聽老闆說廚房仍是香港的廚師(居多),來嚐嚐避風塘炒蟹,
再一尾香港人拿手的蒸魚,做兩吃(清蒸+魚骨薑蔥煲)外加魚汁滑蛋,
比招牌炒蟹更美味,港點則就平平不壞,飯後將剩餘的蒜酥帶走還可利用。
照片紀錄:韭菜臘味炒飯110+叉燒油雞腿雙拼200。
11:00剛開店就進來卻沒有鴨腿吃(被訂光...),
只好點油雞腿,由於表現超出預期,讓沒吃到鴨腿兒的心情好上不少~
點一份韭菜臘味炒飯,粒粒口感、與燒乾微焦的濃縮味兒,這價格很ok,
向來少喝店內附湯的我,看到鍋子裡一堆邊角料,濃厚充實~竟喝了兩碗。
照片記錄:芋泥鴨、炸子雞、瓊山豆腐、粉絲牛肉煲...八道菜約2,600。
老館子系列,台北有數間是系出同門的餐館開枝散葉,店主廣東客家人,
供應的粵菜以價格對比份量,顯得相當划算(點的菜皆小份,三人吃),
而且口味也不錯,平平穩穩的好吃感,這次沒遇到被阻止點菜的情況,
不過買單時櫃檯大姊邊說著...沒想到你們吃完了阿!
這次香宮一役真提醒我最好別在年節期間來此類餐廳吃呀,
否則得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,因好不容易約到大年初一與兩位損友同行,
So...這趟食記就盡量簡單帶過,相信與平時水準應該有很大落差吧,就連服務也蠻粗糙的。
西門町近期進駐了澳門陳光記的台灣分店,
在台灣就選用宜蘭櫻桃鴨來製作,目前沒有燒鵝(ㄜˊ),
最近很常到萬華所以過來吃了兩次,第一次是某天下午,
看到疑似創辦人的老爺爺(?)在店內坐鎮。
晶華酒店晶華軒前陣子改裝,並延攬了曾任職於港澳各大餐飲集團(包括利苑)的兩位主廚,
有明顯的摘星意圖,剛好看完吃家網友的分享後,我家那位可同行就來吃了,
挺不錯的一餐(擺盤比較樸素),而服務則算是ok吧,
隨時可叫得到人但無緊迫盯人的壓力,座位舒適度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