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高Sir這次整理的是(原)台南市區為主的小吃,包含較有名氣或是在地人推薦的店家,
依小吃種類目前收錄約400間,地址和營業時間僅供參考(少數可能變動),本文會持續更新。
2018年重新整理,曾造訪者以當次經驗劃分感受:
--特別滿意的造訪
--大多合乎心意,挺好的一次用餐經驗
--尚可、或者也有不錯的部分,整體還行
--再造訪的意願低
--食物其次,主要在於整體用餐感受是不ok的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三高Sir這次整理的是(原)台南市區為主的小吃,包含較有名氣或是在地人推薦的店家,
依小吃種類目前收錄約400間,地址和營業時間僅供參考(少數可能變動),本文會持續更新。
2018年重新整理,曾造訪者以當次經驗劃分感受:
--特別滿意的造訪
--大多合乎心意,挺好的一次用餐經驗
--尚可、或者也有不錯的部分,整體還行
--再造訪的意願低
--食物其次,主要在於整體用餐感受是不ok的
有鑑於上回單純美好的湯頭,所以很快就來二訪勝王,
這次正中午時間客人就多了,排隊等了大約2~30分鐘,
稍微有點久但還算可以接受,乃是衝著當日的黑松露牛肝菌薩索雞湯底而來,
這次還看了一下單點菜單,可惜沒有感興趣的。
話說之前訂不到位的Logy,隔了一陣子之後想起這檔事便回去官網看看,
兩人以上要訂位的確會比較滿,一個人就容易多了,
所以只好先對不起我家女主(反正當天妳沒休假~嗯?),
Logy和Impromptu by Paul Lee都是甫開幕不久就摘到2019輪胎人一星的餐廳,
數月前對Impromptu的印象相當不錯,所以對價位更高的Logy也就更加有所期待。
西大路地下道旁開了一間吃飯兼喝酒的店,店名應該是取自於日本江戶時代,
當時對以販售菜餚為主且兼能在店內喝酒的店,稱作"煮賣酒屋",
而以喝酒為主的店則是我們所熟悉的"居酒屋",不過到後來兩者愈來愈難以區隔,
便都稱作居酒屋了,以此為店名倒是新鮮,也是由於我經常路過這裡才會注意到,
特地找了某日一下班就來探探,老闆娘見我一人便攀談起來,
可能是一開店就到了,說是從園區過來她有點驚訝,其實竹科正常上下班的人非常多呀~
東南街往竹蓮市場巷子的越南小吃隔壁,開了一攤油飯魚丸湯,
專做給人外帶的,因為這裡離我家還算近,久久會來買一次老鄭的炒米粉
(這家炒的細綿炊粉在新竹的鴨肉麵裡,是我目前屬一屬二喜歡),
所以也算是無意中發現這攤,看營業時間是早上11點起。
民生社區裡的巧巧帶著走,是一間經營了好幾年的熟食外帶店,
店主曾在法國的廚藝學院修業,這裡供應的是法式家常菜,
每天都有不同的肉類主餐,固定提供的沙拉與鹹派等,
海鮮則是當天市場採買才知道會出什麼,
總之很快就會被網路預訂完,要吃還得提早去店家的FB確認。
今年年中最火紅的麵包店,當屬在高雄結束營業後到台北開業的陳耀訓,
營業一段時日後心想應該人不多可以來買了,11:20抵達等開店,
現場空無一人還以為當日店休,不過開店後倒是很快就出現人潮..
店內空間狹小不適合久待~有點擠,跟想像中不太一樣。
前陣子路過七條通時發現這家新店有些好奇,門口擺了菜單共兩套set,
分別是中午和晚上(價位1,600/2,600),心想應要訂位就沒有貿然進入,
這次便先預訂了午餐,主廚是有20多年日本料理經驗的原住民,
主打運用台灣在地食材以日料手法來呈現,尤其更具特色的原住民常用食材,
後來詢問主廚得知餐廳已營業接近一年(果然是太久沒來條通),很愉快的一餐值得二訪。
親戚過生日說要在郊區的張家土雞城擺兩桌吃飯,郊區不乏這類餐廳,
但以這家土雞城特別有名的樣子,這次吃的是5,000元的桌菜,
趁亂用手機遠遠拍了幾張(有長輩在不敢造次),
菜餚水準在同型餐廳裡算是比較ok的,對比價格與份量來看C/P還不錯。
這家玉琢精緻料理是先前在某報章媒體的介紹中看到的,主廚非料理科班出身,
主要是興趣與熱情而轉換跑道投身到這行業,店名是來自於"玉不琢不成器",
代表做料理時的一種心態吧!總之感覺好像不錯,就訂了位過來試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