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了個午餐時間過來,因為這間店假日不營業只能平日來吃,
有時就是會想吃些很簡單、突顯食材原味的,但得必須要真材實料,
店主是先前伍佰雞屋的主廚,後來到我FB留言說這盤肉他切的啦!
原來和新竹黑食堂的阿平是熟識,才會被他看到我po了照片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找了個午餐時間過來,因為這間店假日不營業只能平日來吃,
有時就是會想吃些很簡單、突顯食材原味的,但得必須要真材實料,
店主是先前伍佰雞屋的主廚,後來到我FB留言說這盤肉他切的啦!
原來和新竹黑食堂的阿平是熟識,才會被他看到我po了照片。
2019義大利紅蝦評鑑多了三間餐廳上榜,Bencotto與J-Ping Café都是明年僅有的"1叉"餐廳
(叉子指的是高級餐廳、蝦子是家庭餐廳),Solo Pizza Napoletana則是拿到"1 Pizza",
之前造訪過的La Mole、Botega del Vin、DiVino、彼刻都仍維持榜上。
奶茶王是東區比較新的港式茶餐廳,白綠的裝潢配色有那麼一點何洪記的樣子(華麗度不同),
店內寬敞但是下午客人卻不多,來過兩次的經驗並不壞(餐食優於常見水準),
只是訂價也相對高,就缺乏物美價廉的感覺,畢竟開在這裡租金肯定很可觀。
隆次郎燒鳥的王師傅去年底有傳訊給我,說有空可去他店內試試,
因為想去的點很多也只是先記下,隔了大半年與友人相約下午逛西門町,
才想到晚上可來吃些串燒,先上炸雞,感受不壞,和某些拉麵店調理出來的類似。
樂傳屋對面有一家看板の無い店(現在其實有招牌,寫上的就是這店名),
找了一天來吃飯,菜單上寫since 2007年就開業了,
外場應該是台灣妹子,廚房不曉得是否日籍,但整體蠻日本口味的,
這天先一杯神の河加冰塊,小菜的胡麻醬好吃,玉米筍沒有臭味。
小紅點新加坡廚房對面有一間來自札幌的山嵐拉麵,是我近期想吃的名單,
在台北很幸福的一點就是,國外餐廳往台灣開的分店地點幾乎都最先進駐台北,
彼此競爭之下,顧客能有機會互相比較,而且習慣並喜歡日本口味的客群也是較多。
在西門町逛逛後下午來吃些水果點心,原西門紅樓市場的大西門楊桃冰搬遷到昆明街,
與成都楊桃冰不同,比較偏向水果/果汁店(如華西街的珍果),
隔壁轉角宏益水晶餃是原嘉義宏益親戚開的,聽說在台北也經營了幾十年。
又來到萬華覓食,先前在東石順吃蚵仔煎時就有注意到對面的老艋舺鹹粥店,
後來想想~應該在我很多年前仍住台北、尋覓老台北小吃時就有記下來的,
只是離當時住處遠,後來也就逐漸忘卻,在早午餐的鹹粥之後,往環河旁吃魷魚羹,
魷魚平的口味我喜歡,只不過突然覺得某些小吃老店的價格愈來愈不便宜了。
福州菜在台已然不多見,台北我所知比較有名氣的傳統福州菜餐廳,
一是西門町的福州新利大雅,二是龍江路的福州新利菜館,
兩家有些淵源,這天相約來到龍江路這間新利菜館嚐嚐,
現在的年輕一輩大概少有喜歡這類中式老餐館的,
我30好幾在這裡也只能算是年輕人而已,可惜平時人少不易上門這類老館子。
上次在IG看到某位美食前輩share了這間小紅點的海南雞飯,
看似不錯就找了時間來吃,海南雞、蝦麵都蠻好吃的,
之後二訪點了炸雞腿椰漿飯,也很合胃口,
價格雖是比同類型的店高出許多,但不論環境或餐食品質都頗為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