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又到湳雅街附近覓食,享喫就來是一間眷村外省味的麵食餐館,
飯後聽老闆(老伯)說他是河南人,應該就是早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,
自製道地的傳統道口燒雞、醬鴨,整體覺得是會願意再來吃的小店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這天又到湳雅街附近覓食,享喫就來是一間眷村外省味的麵食餐館,
飯後聽老闆(老伯)說他是河南人,應該就是早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,
自製道地的傳統道口燒雞、醬鴨,整體覺得是會願意再來吃的小店。
在新竹想要找一些道地的義式餐廳吃吃,大概不少人第一間會想到彼刻,
我覺得之後也會找時間三訪,上次去吃了竹北的義家歐歐小館,
感覺還行,但不會特地再訪,這次則來試試關新路的Pane e Vino,
聽聞有義大利人吃過覺得餐食可以,主廚本身也是一位老義。
住家附近有一間義式冰淇淋叫做姬璃鷗,以前每次路過都是匆匆一瞥,
因為招牌也不是非常顯眼,一直在我生活了好幾年才赫然發現,
原來它是賣冰淇淋的阿...(還以為什麼美甲店),好奇之下就上門買看看,
竟然蠻好吃的,所以我就買了好幾次,這次想說就記錄一下好了。
很久沒上牛排館了,幾個月前因朋友喜宴辦在N168而再次造訪,
不過這次是吃敦化店而非維多利亞,不曉得是否喜宴的緣故,
整體吃下來沒有很理想(尤其重點的牛排),後來想起家裡附近的A cut,
目前僅台北與新竹的國賓有駐點,就來吃了幾次。
接近傍晚時間本想上門秋月生炒鱔魚,遇到臨休只好週邊巡視一下,
看晚飯時間未到時有啥可吃?福安鴨肉飯生意正好,就它了,
朝天宮旁的鴨肉飯就老受和福安,老受店內有冷氣吹,而以口味來說我對福安更有感些。
朝天宮前的傳統餅店與麻油商行太多間了,若是沒資訊實在也不曉得要怎麼選擇,
以往來北港未曾買過任何一家餅店,這次打算買大餅以及麻油,
之前就已明查暗訪得知若要吃大餅,長益的囍餅可以試試。
北港小吃很有地域性特色,比如這裡不少店都會賣排骨尾飯(炸再滷的傳統做法)、
滷筍絲(並非筍干,切成細絲)、以及不同於台南的蝦仁飯,
廟口𩼣魚湯是一間雨傘店,當天沒營業只好摸摸鼻子離開,轉往廟前大街的阿敏蟳羹。
早上來一碗草魚湯和魯肉飯的組合很有活力(我總覺得這很鄉土味),
雖然北部也不少傳統早餐或魚湯的選擇,但草魚湯這一味很難得見,
印象中賣草魚湯的店家多在台南嘉義,不過北港離嘉義很近就是。
上次在高雄吃過名人坊後,J女直說還想再吃那道豉椒炒肚尖,
便趁著到台中之前預訂了台中店,以這次的菜餚表現,
個人覺得明顯遜了高雄店一籌,整體只能說是還行,
高雄店我給了4個愛吃臉(),台中店以這次經驗最多就給3.5個笑臉(
)吧~
英雄餐廳是此次回到台中最期待的行程,也果然沒有失望,
蕭淳元主廚來自南投,有台北侯布雄與日本BVLGARI餐廳、小笠原伯爵官邸等經歷,
林凱維主廚則曾待過德朗、亞都麗緻巴黎廳,後來則是台中中山招待所的主廚,
飯後閒聊時有提到他們過去是涉獵中餐的,彼此還詢問了一下有沒有什麼不錯的餐廳推薦。
最近不小心發現一間店,是原五條通吉家小料理的師傅妹妹開設的,
位在之前我住過的天閣酒店隔壁,可以不用訂位,提供盆菜小缽的冷熱熟食,
同條路還有魚庄和一町,皆可上門試試(尤其魚庄還不錯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