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小心發現一間店,是原五條通吉家小料理的師傅妹妹開設的,
位在之前我住過的天閣酒店隔壁,可以不用訂位,提供盆菜小缽的冷熱熟食,
同條路還有魚庄和一町,皆可上門試試(尤其魚庄還不錯)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最近不小心發現一間店,是原五條通吉家小料理的師傅妹妹開設的,
位在之前我住過的天閣酒店隔壁,可以不用訂位,提供盆菜小缽的冷熱熟食,
同條路還有魚庄和一町,皆可上門試試(尤其魚庄還不錯)。
中午吃完LBC意猶未盡,感覺胃好像打開了(?),先走到隔壁的翠滿園,
翠滿園是間30年老字號的中菜餐館,老闆是潮州人,一直聽聞其滷味甚有名氣,
便來外帶一些回家晚上享用,推門而入時~放眼望去都是上了年紀的客人。
之前一直想吃一間流浪熱狗堡Comeback kid sausage Co.,
後來得知在Liquid Bread Co.(LBC)這間美式三明治店裡駐紮下來,
而且查了一下,LBC使用的麵包是我之前曾買過的purebread bakery,
那間麵包真的很不錯,便開心的在中午剛開店時造訪。
先前在誠食館善食堂飯後與老闆聊天時,他推薦了苗栗的鄉園客家小館,
去吃了之後很合我意,後來又提議我可吃吃看芎林的美濃樓,
拖了這麼久總算敲定上門時間,明明走南寮竹東的快速道路很快就到了阿~
很久沒到湳雅街買滷味(雞腳王),附近吃的不少,但有興趣的不多,
這次留意到阿明滷肉飯對面那家,招牌寫著"原湖南味",
賣一些麵食如蔥油餅、捲餅餡餅的店,應該說以前常常路過,這次便買幾樣試試。
去年底泰國的Nara Thai在台北展店後,上個月在巨城開了二號店,
近年有愈來愈多品牌餐廳選擇在新竹落腳的趨勢,大概是看上竹科的消費水平,
趁著去看與神同行2之前先行訂了位,有的人說台灣的Nara Thai沒有泰國的好吃,
我沒吃過泰國的店沒得比較,不過至少整餐吃下來大致還屬合意,
份量與價格對比起來大概有些人會覺得偏貴,但我比較在意的是..店內空調真弱~
新竹的菜園與永和的客家小館算是兄弟店,
這幾年菜園我去過三次,但都是公司聚餐,還沒有自己上門過,
兩三個月前到過附近同為上海菜的御申園聚餐過一次(號稱張忠謀最愛),
覺得還是較喜歡菜園,比較合口味而且用餐環境是很不錯的。
周末待在新竹的話,先前常去的一些早餐地點已經吃到有些厭倦了,
最近又重新開始覓食,東大陸橋下的時樂堂與民族路的姊妹小籠包,
是近期覺得還可再上門的,民生路則有一間美美早點,
曾經路過看空無一人走進去,老闆卻說要等半小時以上?查了下得要前一天用FB預訂。
一直沒有造訪過請客樓,自拿到二星後就找了時間安排來試試,
目前的訂位模式和某些熱門餐廳相同,到了月初即可預訂後面單月的日期,
請客樓主打"川揚"料理、蘇杭麵點等,但不侷限於這些菜色,整體是蠻多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