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陽明山的繡球花花期好像是到6月中下旬,趁著進入尾聲前驅車上山,
由於仰德大道有管制,所以從行義路接紗帽路走山中小道上去,一早9點多還沒什麼車,
很順利的開上竹子湖,停在冠宸食館旁邊的停車場(收費100元給一包菜),
冠宸10點半才開門營業,不能訂位,便先去鄰近的財福繡球花田逛逛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今年陽明山的繡球花花期好像是到6月中下旬,趁著進入尾聲前驅車上山,
由於仰德大道有管制,所以從行義路接紗帽路走山中小道上去,一早9點多還沒什麼車,
很順利的開上竹子湖,停在冠宸食館旁邊的停車場(收費100元給一包菜),
冠宸10點半才開門營業,不能訂位,便先去鄰近的財福繡球花田逛逛。
今年春天的台南行,再次約了大學時期的台南友人出來吃飯,
有人說欣欣餐廳與阿霞、阿美、阿村號稱府城四大台菜,
欣欣雖然知名度不若阿霞阿美,但這餐的滿意度至少比上次去的阿美還有所勝出。
前幾天回訪了一次成吉,這一兩年已改名叫做龍虎海南雞,週末太早到了所以燒雞還沒好,
便點了海南雞來吃,依然是不錯,不過以前免費的鳳爪花生湯沒了,便喝喝看肉骨茶,
湯好喝,但肋排跟我在costco所買回家煮肉骨茶的肉質差不多,就沒有很喜歡。
小馬客前陣子吃過一次,後來撲空兩次,查了才知馬來西亞人的老闆返鄉,
休息兩週,結果回來營業的第一天好像六點多就賣完了,剛好我準時下班有吃到。
先前在世界街買過幾次松竹梅壽司(較喜歡細卷),
當時發現對面門口擺了一個大燈籠寫著杏居酒,勾起我的好奇心便默默記著,
周末晚餐沒吃一直到11點多,看了一下這家店營業到兩點,就打了通電話並上門試試。
在北部要找到好吃的火雞肉飯較為不易,尤其近年在嘉義吃過兩位數的火雞肉飯店家後,
偶爾總會懷念那個好滋味,新竹本來就蠻少賣火雞肉飯的店,
吃過幾間~覺得"氣味"與嘉義特別像的是西大路靠近經國路的林家火雞肉飯,
最近發現世界街有一間火雞肉飯小店,味道也是不錯。
眷村麵食在新竹是十分常見的,查看資料是寫說以前新竹市的眷村就多達47個,
甚至後來還蓋了眷村博物館(從來沒進去過),最近發現一家新竹州廳附近的麵店,
招牌是寫著活泉牛肉拉麵,google則是張春蘭活泉麵店,就進去吃吃看吧。
與朋友相約到捷運松江南京附近的里山咖啡坐坐,對這店名是有點好奇,
原以為是用某座山來命名(除了阿里山我也想不到還有哪座"里山"?),
查了才曉得是來自於"里山倡議",近似人與大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概念,
所以里山咖啡是想將里山精神帶進都市中,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。
近年台北販賣碳烤土司的店家愈來愈多,如果我年輕個10來歲比較會被吸引吧,
尤其現在總是一窩蜂的人潮,為了吃個吐司似乎也不太容易啊,
可蜜達是前陣子在某個有寫blog的朋友那看到的,
正好吃了點飯店早餐意思意思之後,就騎youbike前去看看。
去年鐵匠開了三店,靠近四平商圈,鐵匠老闆是日本人,
系列以主打廣島燒為特色,而石村商店直接在靠近中央處擺了鐵板,周圍放長板凳,
和朋友坐這種有熱鬧氣氛的座位ok,但如果是獨自來,可能還是選吧檯座吧。
首次的台北米其林評鑑由頤宮拿下三星,在不少饕客的意料之外,
在米其林評鑑之前我也看過一些美食前輩的頤宮紀錄,不過那也是多年前的,
聽聞主要是近一兩年主廚挖角的緣故,頤宮水準有很大的提升,
不過對於我這小小吃客而言,這些都屬題外話,至少這餐我吃得很舒服。
去年聖誕週便有打算去La mole,被告知只有聖誕節set,而且菜色還沒有確定,
便留了mail等通知,結果就沒再打來~可能忙到忘了,這次在前一周訂位結果周六滿座,
正好周五有兩位客人取消,記得通知我了,便約朋友來吃了一頓,
由於還要續攤這餐吃了約七分飽,感覺都還不錯,六月時會再來訪。
中午打算吃些簡單的家常菜,就來到台大附近的咖哩先生,
主要是耳聞蒸魚、雞腿、肉餅那些似乎挺可口的,兩人才點了上述幾樣,
尚在考慮要不要來份咖哩,就被老闆阻止說太多,弄碗咖哩醬汁給我們淋一淋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