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照片記錄]
旨樂歇業後阿哲師傅重起爐灶,午晚餐分別2、3k以握壽司為主,可以輕鬆嘗試的價位,
才吃不到一半就感覺超出預期~朋友一直催促要加點😅,現在混合醋飯的酸感拉高,
鹹度的調配、與食材旨味融合時給出了更鮮明的印象,從前旨樂的模式也許發揮有限?
總之是目前想吃握壽司時的不錯選擇,此價位可吃到正統江戶前的第一直覺大概還有野壽司了。
► 200X~2025持續探店,底部放了我的google踩點地圖,有些不一定會發blog食記,但可能會發在IG或標在地圖。
[照片記錄]
旨樂歇業後阿哲師傅重起爐灶,午晚餐分別2、3k以握壽司為主,可以輕鬆嘗試的價位,
才吃不到一半就感覺超出預期~朋友一直催促要加點😅,現在混合醋飯的酸感拉高,
鹹度的調配、與食材旨味融合時給出了更鮮明的印象,從前旨樂的模式也許發揮有限?
總之是目前想吃握壽司時的不錯選擇,此價位可吃到正統江戶前的第一直覺大概還有野壽司了。
[照片記錄]
幾年前經過各種比較~~我的最愛還是四喜,端午節前無法預訂,聽到是09、11、17:00三個出爐時段,
出爐前半小時人就排很長了,除了八寶紫米我還好,其他都喜歡,
喜歡鹹蛋黃的可以直接買蛋黃鮮肉粽,因為這裡的蛋黃是台北數一數二口感優質的。
[照片記錄]
算是替小doctor慶生的局,全酒餚場(無壽司)可吃到兩種釜飯~爽爽der🥹
而且都會出現一些不會讓人感到boring的料理,東哥穩定的演出令人放心,
其實這幾年岡心價位都維持沒動,包場全酒餚低消只從原本4.5k再+0.5,
以目前台北這個區間、其料理的表現,是值得一吃的啊~
排骨年糕是前陣子因"繁花"一劇快速竄紅的上海小吃,就是炸排骨搭配炸年糕、淋上甜酸醬汁,
劇中排骨年糕的原型是連鎖老字號"鮮得來",我透過大眾點評發現多數人對於"鮮得來"的感想尚可,
反而這家招牌只寫排骨年糕的小店評價不錯,而且位置離田子坊只有1公里多,吃完還可以順便去逛。
上海的一星餐廳如果以低價位+好評度來篩選,人和館是位居前列的選擇,
這次一試,環境氣氛、待客服務、菜品細緻度果然皆有水準,唯一可惜上菜偏快,
由於此店熱門,雖然訂了晚上八點的位子但到場後還是等了10幾分鐘,
招牌的蟹粉撈飯果然美味,毫無疑問必須吃~~(訂位時其實可以備註保留)。
[照片記錄]
先前提過現在改為私廚制之後bruce更敢放手去發揮,其實已不能單純稱作義式私房菜,
建議來之前調整好心裡期望的方向,這次有些菜仍然挺對我胃的,
至於"元素組合"之中部分創意值較高的,就更看個人有沒有被"打中"了,
整頓餐大多直球風格沒什麼繞彎彎,濃郁的蟹肉蛋覺得比先前吃過兩次的蟹蟹麵更勝一籌,
老闆娘apple依舊颯爽健談,有到朋友家吃飯的錯覺。
滬西老弄堂是常年在魔都霸榜第一的"網紅麵館",因為太多名人打卡過,
看評論不少吃過的人表示此店的東西實打實,而且三間分店之間沒什麼水準落差,
還建議離峰時間前來,我們比預期早到~大約中午12點多吧,排隊人龍果然很長!
但去化也快,流程是直接櫃台點餐結帳拿號碼牌找座位,運氣不錯20分鐘內搞定。
[照片記錄]
和住附近的朋友約了這家南萬華的在地"早餐",人家說一早開賣不到中午就只剩下麵和青菜,
我8點40到場排第二位,9點前就聚集很多人了,照這切肉的速度肯定會等很久(祝福他們🫠),
而且內用如果加點還會優先切給你,總之讓你猜不透Rule,
至於鵝~以我曾去過二三十間鵝肉店的感覺,就中上不壞~乾米血挺好吃的。
[照片記錄]
門口無時無刻都在排隊的光明邨,是上海非常知名的老字號本幫菜館,
但這家最有名其實是樓下在賣的鮮肉月餅,被稱作上海翹楚,
據我所查在中秋前夕要排隊超過6小時,一般的平日下午大概排了半小時內~~還行,
對面賣餅乾的哈爾濱食品廠也可順道逛逛,"杏仁排"尤其好吃。
[照片記錄]
上海吃蟹粉小籠的名店之一,果然沒有失望~完全會想再來,雖然不是秋冬的時節,
蟹粉仍然相當鮮甜,這趟在幾個"蟹粉對照組"之下,萊萊性價比真的高!
試了兩款分別是蟹粉鮮肉、純蟹粉,吃過的朋友都對純蟹粉小籠非常有愛,
一般的蟹粉鮮肉則也融合很好,屬於相對更耐吃這樣。
[照片記錄]
如果有人問上海的麻醬麵代表,就一定會提到味香齋,80多年老店+必比登,
芝麻花生醬、炸豬排的花生油、秘製微辣肉汁、彈勁細圓麵,麻醬麵可能很難吃出什麼驚喜,
但這組成也是挺有獨家特色,雖說醬汁很香但相當黏稠,吃了很容易感到口乾,最好自備水進去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