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再訪廟口夜市Part 1吃了8號攤鮮魚湯、36號攤碳烤蚵仔煎、29號攤魯肉飯專家,
緊接著轉換一下口味,吃個小香腸好了,套一句行走江湖最常聽到的,觀光客必吃嘛!哈哈~
說也奇怪,買這個一口吃小香腸居然還等了一陣子(需要排隊已經有點詭異了),
觀望了一下原來烤的速度不及買的速度,攤子上堆滿大量的香腸球,明顯有的較生有的較熟,
看阿姨(大姊)把成堆的香腸翻來覆去,偶爾再夾起來查看,我的臉都有點囧了。
蒜頭瓣當然是必加的,最後用紙碗蓋起來保溫,還好每顆都有熟,
些許的肥,但沒有過於像是鹹、甜、酸、油膩等感覺,就是很順口的~
往回走,看到斜對面的金興麻荖,是曾吃過的伴手禮,印象中不錯,
表面有很香而不易散落的花生粉層,也不會太硬或黏牙。
剛來逛的時候瞥到油飯其實就有點想吃了,我是一段時間沒有咬到糯米就會懷念的人,
便挑了5號攤的吳記來吃,可能是生意挺好,攤位的這輪油飯都快消耗一空。
用傳統的油飯叉耙上一碗,再叫個螃蟹羹,光目測前方油飯時就感覺得出,
這米粒應該是我喜歡的Q度範圍,拌炒過香菇肉絲蝦米等配料後顯得很香,
其實還不錯吃,油度再略少些應該會更喜歡。
上一次吃這類似的螃蟹羹都已是很久前的事,香菇筍絲髮菜,
羹湯味道便像是這些的綜合體,放了幾條有點雞肋感的蟹螯肉,
和印象中一樣~依舊不是我的菜哪...
走到夜市另一頭看見三兄弟豆花前的知名碳烤三明治,等吃完全家福回來已收攤,
所以後來去買了魚市旁邊,忠三路柏青哥前的攤烤三明治宵夜場。
湯圓包、元宵滾,全家福的元宵是用豬板油芝麻餡滾糯米粉製成,
只是為何菜單品項卻是寫XX湯圓呢?真令人不解,呵~
點了酒釀湯圓(元宵),只有熱的,要吃冰的有一個品項叫做湯圓加冰水,
看到隔壁客人就是點那個,裡面加了碎冰,感覺就很清涼。
酒釀酸甜的滋味,天氣再冷一點吃,想必更能帶來溫暖,
元宵糯米皮則相當好咬,勻稱細密,帶點彈性又不會太Q硬,
搭上香甜芝麻餡應該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口味了。
突然想到,其實炸芝麻元宵也很好吃,是歸屬到了寒冬才會渴望的超高熱量食物...
延伸閱讀:
[夜市食記] 基隆-再訪廟口夜市Part 1~鮮魚湯(8號攤)、碳烤蚵仔煎(36號攤)、魯肉飯專家(29號攤)
[年節食記] 九份老街+基隆廟口夜市暴食之旅 (上集-九份老街)
[年節食記] 九份老街+基隆廟口夜市暴食之旅 (下集-初訪廟口夜市)
基隆廟口夜市
營業時間:分為早班及夜班,亦有24小時營業之攤位
1. 早班依各攤位營業時間自05:00~隔日04:00不等
2. 夜班依各攤位營業時間自19:00~隔日08:00不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