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有報馬仔告訴我可吃吃看大安站旁的NoName咖哩,
好吧人在附近就順道一試,是間轉角小店,11點開門營業,
幾位店內的師傅看上去很年輕,店內就幾個正對窗戶的座位,
客人陸續光顧看來多是預約帶走,外帶咖哩飯在這地段才100元的價格。
文章多為美食足跡的記錄,不論庶民小吃或餐廳館子,
皆是個人喜好以及淺薄飲食經驗下的心得,著重在於記錄分享。
► blog底部整理了google台灣美食地圖,記錄我近年去過的店家以及住宿等資訊。
► 食記僅是表達當次用餐的心得,不同時間造訪,感受好壞當然不盡相同,
所以簡單參考即可,如喜歡文章請幫我按讚,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,謝謝~
► 聯絡e-mail:thudadai@gmail.com
上回有報馬仔告訴我可吃吃看大安站旁的NoName咖哩,
好吧人在附近就順道一試,是間轉角小店,11點開門營業,
幾位店內的師傅看上去很年輕,店內就幾個正對窗戶的座位,
客人陸續光顧看來多是預約帶走,外帶咖哩飯在這地段才100元的價格。
微風南山開幕後就一直聽說平日也爆滿,雖很多公司1/19補班,
但是也不冀望當天人會比較少,有一些餐廳目前都還沒開幕,有的則是訂位都到下個月了,
所以先在101吃過近期開張不久的Salt and Stone後,下午就走過來逛一下,
打算買金葉紅廚和名氣餅帶走,然後再去二樓的le Boulanger de Monge採購一些麵包。
小紅點新加坡廚房對面有一間來自札幌的山嵐拉麵,是我近期想吃的名單,
在台北很幸福的一點就是,國外餐廳往台灣開的分店地點幾乎都最先進駐台北,
彼此競爭之下,顧客能有機會互相比較,而且習慣並喜歡日本口味的客群也是較多。
還記得10幾年前很喜歡看日本的美食節目,尤其不少人都曾看過,
拿刀子劃開蛋包後流淌而出的半熟滑蛋,讓人口水直流,
那時會覺得若能吃上一盤這樣的蛋包飯,肯定心滿意足呀,但是願望一直沒有實現,
近幾年登台的日式餐飲愈來愈多,但好像沒特別注意到是否有這種蛋包飯可吃,
之前覺得較喜歡的是厚子洋食,不過它比較像滑嫩而略具塊狀感的西式炒蛋,
最近發現這家史蒂芬斯咖哩有上桌後再切開的歐姆蛋,便興匆匆地前往。
晴光市場旁邊近年多了些日式咖哩小店,店面迷你的日向海軍,
賣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風格的海軍咖哩,而雙城街10巷,
曾留下印象的是一個和風咖哩扛棒,賣了不少年,路過多次倒不曾吃過,
隔壁後來開了間同樣平價的十巷咖哩,生意比較起和風咖哩好上不少。
玩笑亭原本放口袋裡有一陣子,去年突然暫停營業,直到近期在ATT4FUN復出,
ATT4FUN對面有一個COMMUNE A7貨櫃市集,是去年底設立的異國風格餐飲空間,
想說不如利用假日先來吃玩笑亭,再到對面貨櫃市集走走。
去年底新竹多了一間鷹流風格的店,原鷹流系列我只吃過高田馬場台北店以及已歇業的惡鬼,
蘭丸則有次經過中山分店卻沒進去吃,年假倒數第二天,看了一下店家FB,
有營業便過來嚐嚐,到了店門口原來是採用記名制,年輕人挺多的。
少有機會吃雞白湯拉麵,先前也只去過開在條通裡的麵處小林(好像歇業了),
所以自得知這家從紐約來的鳥人時就記在口袋裡,台北店是美國外的第一家海外分店,
目前營業時間很長,中間沒休息,周五六甚至營業到深夜,離峰時段去吃就不需與人擠了。